死者身上有多處刀傷,那些傷口或深或淺,參差不齊地分布在他的身體各處。
每一道傷口周圍的衣服都被鮮血浸透,有些傷口還在緩緩滲血,仿佛在訴說著他臨死前的掙紮與痛苦。
周圍的地麵上也有大量血跡,星星點點地灑落在泥土和石塊之間。
周圍跡象表明這裡就是案發第一現場,沒有被挪動或者破壞的痕跡。
不遠處倒伏著一輛電動車,那輛電動車歪歪斜斜地倒在路邊,像是一個突然被打倒的戰士。
它的車身有些許刮痕,似乎在倒地之前遭受了劇烈的碰撞。
車輪還在緩慢地轉動著,發出輕微的“嗡嗡”聲,仿佛在回憶著騎車人遭遇突發狀況時的慌亂,來不及停好就被卷入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噩運之中。
法醫初步勘驗後判斷,死者死亡時間不超過兩個小時。
這短短的兩個小時,就像一片籠罩著重重迷霧的黑暗空間,
辦案人員的腦海裡不斷盤旋著諸多疑問:
這兩個小時內死者和誰在一起?
在這生命消逝的最後時段裡,他是否遭受了突然的襲擊,還是與某人有著激烈的衝突?
是否有目擊者目睹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呢?
如果有,那這個目擊者又身在何處,為何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
這些問題如同無數根雜亂的絲線,纏繞在每一個辦案人員的心頭。
於是,辦案人員開始迅速而有序地走訪附近村民以確定死者身份。
他們挨家挨戶地敲響村民的家門,每一次敲門都帶著一種迫切的期待。
當村民們打開家門時,看到的是辦案人員嚴肅而又充滿探尋的目光。
很快,經過多方詢問和信息彙總得知,死者是本村32歲的何在武。
這個消息如同平靜湖麵投入的一塊巨石,在村子裡泛起層層漣漪。
而他遇害的地點就在他家新修房屋的大門口,距離大門不到一米。
那是一個本應充滿生活氣息的地方,新修的房屋往往承載著一個家庭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門口或許還殘留著建築材料的痕跡,本應是家人進進出出、迎接新一天的地方,卻如今淪為了血腥的案發現場。
何在武家門外的這條路是村裡主乾道,平日裡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鬨非凡。
村民們在這裡來來往往,有騎著自行車匆匆而過的少年,有牽著牛慢慢悠悠行走的老人,還有開著三輪車滿載貨物的小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