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劉錦燃說道,“但我覺得這是個機會,我們可以試試。”
阿權思考了一會兒,最終點了點頭,
“好吧,我們可以先和李先生談談,看看他那邊能提供什麼幫助。”
幾天後,劉錦燃和李先生在一家咖啡館見麵,阿權也趕了過來。
李先生帶來了幾位投資人和製造商的代表,大家坐在一起,開始討論智能加熱鞋的量產計劃。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產品的定位,”一位投資人說道,
“這款鞋子是麵向普通消費者,還是專業人士?”
阿權回答道,“我們最初的設計是為了滿足外賣小哥的需求,
但我覺得它也可以麵向更廣泛的市場,比如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人群。”
“那生產成本呢?”一位製造商代表問道,
“你們的設計雖然很創新,但量產的話,成本控製是個大問題。”
阿權點了點頭,“我們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我們可以優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的材料和工藝,降低成本。”
李先生插話道,“我建議你們可以先做一個小批量的試產,
看看市場的反應。如果反響不錯,再進行大規模生產。”
大家紛紛表示讚同,會議結束後,阿權和劉錦燃感到既興奮又緊張。
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產品的量產,更是一次創業的開始。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劉錦燃和阿權全身心地投入到智能加熱鞋的量產準備工作中。
李先生的幫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不僅為他們介紹了投資人和製造商,還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
他們經過多次會議討論,最終確定產品的定位,決定麵向廣大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人群,同時也在外賣行業中推廣。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他們反複優化設計,精選材料,並尋求與製造商的合作,以獲得更好的價格。
在他們的努力下,終於確定了智能加熱鞋的量產計劃。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開始小批量試產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打破了他們的計劃。
一名外賣小哥在使用智能加熱鞋的過程中,不慎跌倒,鞋子發生了短路,導致輕微燒傷。
這一事件立刻在外賣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甚至有一些媒體進行了報道。
劉錦燃和阿權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展開調查。他們聯係了那位外賣小哥,了解事情的經過。
“我在送餐的時候,按照規定穿戴了智能加熱鞋。結果在下樓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