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那位話事人告彆後,南邊天際忽然泛起紅霞,太陽的一條邊有氣無力地刺破黑暗,試圖把光輝播撒向大地。
但卻僅僅持續半分鐘,它的光芒便開始暗淡,最終被濃鬱的黑暗吞沒。
李前心情不是很好,返回站點拿到自己行李,又做了次驗血,才跟隨車隊前往新清泉市。
這座在建的巨型建築他並不陌生。
現階段他的極限感知距離超過20公裡,整個新清泉市,直徑也才1公裡左右。
這還是算上外圍種植區、火電廠等一眾配套設施。
其內部結構,李前甚至比設計它的工程師還熟悉些。
如同一顆橘子,新清泉市外包一層橘子皮保護殼,內部卻分作12瓣,從1號區域到12號區域,中心軸線區域稱作0號區域。
李前要進入的,是麵向南邊的9號區域。
每個區域又分地上地下部分。
地下多是大型工廠,以及配套工人、家屬的居住區。
外層與上層結構,則是軍隊和輕工廠駐紮。
負20層到正50層,是普通民眾聚集區。
除此之外,城市整體設計其實遠沒有完工。
如最下層地熱發電模塊尚未實裝,設計圖紙上,每個區域間以及與外殼之間的震動緩衝裝置、恒溫係統等,也處在待施工狀態。
甚至每一層都還空蕩蕩,沒有一個個小房間和走廊。
早先遷入這裡的人全都聚集在空曠樓層,人與人之間用自帶的行李箱,或者簡單撐起簾布阻隔些許視線。
工作人員、治安員、醫生,普通人,在其間走來走去,分發食物或水,維持秩序,檢查病人身體情況,或者前往廁所。
很多人都不敢擅自離開自己所在的區域,隻需記得廁所所在即可。
這般雜亂環境下,不說個人物品可能丟失,或許幾個轉身就找不到自己原來的位置。
整個空間鬨哄哄的,人來人往,看著好不熱鬨。
因為這一層麵積僅7萬平方,卻彙聚著近兩萬人!
放眼望去,尋常人幾乎看不到儘頭,更遠空間逐漸被密集起來的水泥立柱分割,直到完全擋住。
李前和其他新入住的人跟隨引導,來到0917層,見到的便是這般場麵。
“跟緊我,這一層空位不多了。”
工作人員對李前和他身後十幾個人說道。
李前和身後的人同時點頭,表情都凝重,雖然進入之前已有心理準備,但真正看到這樣的場景,一種惶然之感依然充斥心靈。
進入到這裡,就和外麵的世界做出訣彆,後半輩子都要在裡麵生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