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彈幕上,有網友感慨道。
“嗬嗬,你那是虛的。”
“放你涼的屁!”
“所以南半球的人跳的更高?”
“其實藍星重力本來就不均勻,海拔、緯度不同,重力加速度也不一樣的,00000024,這個數字太小了。”
彈幕熱烈討論,影響不到演播室的周乾元發言:
“剛才主持人問我們什麼時候離開太陽係,那麼我們大多數人比較認同的太陽係直徑是以奧爾特雲為邊界,也就是接近兩光年直徑。”
“以藍星現在的加速度,65年後就將到達那裡,速度肯定會增加到光速的百分之一!”
“光速百分之一?聽起來也不是很快。”
主持人說道。
周乾元搖搖頭,神秘一笑,轉向楊組長,道:
“其實我們時間很緊迫的,這個問題還是交由楊組長回答吧。”
於是主持人的注意力和鏡頭都對準楊組長。
許多觀眾才想起今天節目是兩位嘉賓來著。
楊組長麵對鏡頭,表情就很嚴肅,一板一眼地道:
“光速是三十萬公裡每秒,百分之一,自然就是三千公裡每秒了。”
“三千公裡每秒?這麼快!”
“還不止。”周乾元從旁笑眯眯補充。
主持人驚歎,又追問:“周博士說時間緊迫,又是什麼意思呢?”
楊組長道:
“很簡單,就目前而言,人類建造的速度最快的探測器是帕克探測器,平均速度還不到100公裡每秒,極限速度也才200公裡每秒。”
主持人一怔,好像是懂了,但沒完全懂的樣子。
但見楊組長閉口,多一個字都不想說的樣子,於是又把目光轉回周乾元。
周乾元笑眯眯,道:
“很簡單,月球上有一種我們非常需要的礦物,它誕生於太陽,吹拂到整個太陽係,但是藍星有著自己的磁場,把這種物質拒之門外,而月球光禿禿的,幾十億年以來土壤中積累了大量該種物質。”
“所以這種物質是……”
“是氦三!”
周乾元眯了眯眼,然後又開玩笑道,
“老實說節目組應該邀請一位可控核聚變相關的工程師來,這樣就能解釋清楚氦三為什麼重要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