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什麼方法,隻要有用,人類就都用上了。
上一次超級地震爆發,人類使用幾乎所有手段,確實檢測到一些引力波變化。
可藍星本身地震,也會導致引力變化,並不能說明什麼。
這一次則是升級了各項探測技術,更加精確、全麵。
轟隆隆……
警報響起數分鐘後,甚至快要十分鐘,人們耳邊才聽到低沉的隆隆聲響。
緊隨而至的,是地麵輕微跳動。
最後轉變為橫向波紋,地板開始搖動。
其實在超級堡壘外邊,這種影響還要小些。
超級城市設計之初,便有複雜的減震結構,每一個模塊都有,故而當地震波傳遞而來,整個模塊都在搖晃,將動能傳遞到各處儲能裝置。
所以居民感受更明顯一點。
地震波人體可感知的部分,持續5分鐘之久。
隨後就是斷斷續續的餘震。
地震25分鐘後,新清泉市警報解除。
人們也從新聞中,知道超級地震爆發的地點。
居然是在太平洋夏威夷!
10級地震爆發,造成的破壞將那片群島抹平,消失在地圖上。
從外太空看,暗沉沉的星球表麵,幾乎肉眼可見的波紋擴散開去。
那是太平洋上的冰層震裂開來,巨量海水吸收大量能量,形成巨浪擴散出去。
大氣層中出現明亮閃光,是地震光。
衛星借此捕捉到大量細節,專門停留在太平洋上的巨輪被層層疊疊的冰川淹沒,太平洋上其他島嶼,也在浪濤中消失。
恐怖的冰川海浪,幾乎同時衝擊聯眾國西部海岸,以及白令海以南的埃達克、阿特卡、尼克爾斯基等群島島鏈。
並在十幾個呼吸時間,地圖中再也看不到這片島鏈。
冰川和海水衝上聯眾國海岸,向內陸推進數百公裡才被群山所阻。
同時相對的所羅門群島、斐濟、湯家等也都基本消失。
冰川層疊推進,遠沒有海水那般溫和,所過之處,山頭都削平。
華國沿海地區也受到衝擊,不過櫻花島、劉秋、廢鋁冰等也能阻上一阻。
等到真正衝擊大陸海岸,冰川海浪威力銳減。
此外東大沿海城市向內收縮搬遷,至少500公裡,也是早就預測到當下這種情況。
不過沿海地區還有些駐守人員、觀察所、庇護所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