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目前在太空,除開衛星、探測器之類的設備,大型航天構件有兩個。
華國主力發射組裝的天宮3號空間站。
主要任務是科學研究與空間探測。
另一個則是聯盟號空港,類似於超級空間站,兼具港口、維修、組裝和生產功能,
以及小部分需要大空間才能進行的外太空科學研究。
安妮下了冰車,有專人引導普通人進行登機前的各項檢查。
安妮是超進化人類,曾是空天軍預備役。
各項數據可查,因而隻是簡單驗血,拍個ct就結束。
現在的時間是上午10點左右,距離登機一兩個小時,等待其他人體檢。
安妮離開檢查站,到發射基地其他區域觀光。
這地方安妮不是第一次來,之前訓練的時候,也有太空活動,也是在清泉發射基地升空。
目前全世界運轉的航天基地一共四個。
清泉基地、櫻花基地、鷹蛇國基地以及土豆國基地。
清泉基地由華國獨立建造。
櫻花國基地是北聯邦和華國主力開發。
鷹蛇國基地與土豆國的基地則是聯盟建造。
四座基地向太空供給物資,聯盟號空港建設速度很快。
四座基地中,清泉基地建設最早,設備最全,承擔最多發射任務。
基地內共三套發射方式。
其一是滑躍式入軌,即航天飛機通過二十公裡跑道滑躍進入重力井,再到外太空。
第二種是傳統運載火箭,一次性運輸大量物資。
第三種是通過鴻鵠航天飛機正常入軌。
相對而言,第三種最適合普通人。
早先安妮進入太空,是第一種方式,也隻有超進化人類可以承受那樣的壓力和快速變軌。
這次則乘坐航天飛機。
安妮溜達一圈,回到候機廳。
巨大空間中,等待登機的人不是很多,約莫二三十個,還有十幾個觀光旅客。
幾個記者在拍照、采訪。
安妮遠遠坐著。
候機廳入口上方掛著大屏幕,輪番展示聯盟空港建成後的完整形態。
像糖葫蘆。
一根筆直的主軸,上麵套著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環,以天橋與主軸相連,圓環不斷旋轉,宇航員和飛船在上麵起落。
空港主軸約270米長,9米粗,分為十多節,不同功能室,最重要的核心是聚變室。
藍星距離太陽實在太遠,太陽能板明顯不適用,也隻有將核聚變搬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