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後一頁,所有繁瑣的公式,複雜的數字,都變成幾行非常簡潔的公式。
李前認得其中幾組。
以前上學見到過。
其中最為簡潔的一組是:
f=g(12)/r2
這個是萬有引力公式。
從這一頁其他公式,以及蘇想過去每個夜晚的講解,李前恍惚明白過來。
所有的一切變化,都落在這個簡潔的公式上麵。
f表示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表示引力常數。
1,2,是兩個物體的質量。
r是物體之間的距離。
老人一直在研究的那些頻率、引力扭曲、變化現象,就是這個公式中‘g’的變化。
g為引力常數。
什麼是引力常數?
就是宇宙規律中,恒定不變的東西。
比如‘π’,光速‘c’等。
當然,隨著科技發展,人類的進步,常數其實在變。
如‘π’隨著計算力增加,計算的位數越來越多。
g也是一樣。
高中的時候學過,g是卡文迪許改進扭秤後,測量出相對精準的數值。
航天技術發展,空間站、空港的建立,在微重力環境重新測算,這個常數更加精確。
但是以上這種變化,是基於g不變,人類計算能力的進步而改變。
可從老人的計算中,重力井的出現,天象事件中星球引力躁動,變化,都是這個g的直接改變。
蘇想一開始知曉這件事,震驚程度不亞於天象事件中,那些瘋狂的科學家。
就跟科幻小說中,說出‘物理學不存在了’的科學家差不多表情。
非常癡呆。
不過蘇想的接受能力還可以,沒用多久就緩過來。
宇宙常數的改變,影響非常嚴重。
比如g。
天體運動中,g增大,天體受到的引力就越大,行星軌道都會縮小,反過來的話,行星有可能脫離軌道,脫離恒星係。
再比如恒星,g變化,內部引力會改變,聚變反應受到影響。
g增大,恒星內部壓力變高,聚變反應更快,消耗燃料速度加快,恒星壽命自然縮短,反之恒星壽命延長,甚至熄滅。
再往大了說,黑洞也會受到影響,事件視界大小,引力範圍,可能銀河係都會分崩離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