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心一鐘定音,把錢伯華從苦海中拖了出來,還順帶問了問林哲。
林哲一頭的霧水,吏部尚書級彆這麼高,林哲哪有反對的本錢。
皇帝來反對那還差不多,林哲便沒作聲,算是給陸知心一點麵子。
陸知心見林哲默不作聲,他信心大增當即提了吏部尚書的新人選,現任吏部侍郎董平安才識與品德出眾,可堪吏部尚書一職。
陸知心這話一出,眾大臣那是一致的讚成,眾大臣不光讚成,還一致對董平安讚不絕口,稱他是大宋朝一股少有的清流。
這都很正常,畢竟是老大提議的,眾大臣哪個敢不讚成。
真正讓林哲意外的是,皇帝似乎也讚同,皇帝雖沒出言表示讚同,但皇帝的表情是讚同的。
皇帝怎麼不反對呢?難不成跟那個酷似李皇後的貴人有關?那個貴人己提前跟皇帝講好了麼?
再回過頭來看,董平安平時在陸知心那邊沒有什麼存在感,陸知心又怎麼會提名他當吏部尚書一職?
這恐怕是董太妃搗的鬼?這個董太妃與陸知心達成了某種默契。
這樣一來,他們怕是聯手了,如果一味放縱他們聯手,後果那也是極其嚴重的。
林哲考慮再三,好像隻能表示反對。
“各位大人,剛聽陸中書提名吏部侍郎接任吏部尚書一職,林某想起一件事來,吏部侍郎董平安好像也涉及承王案的,他的嫌疑僅比韓大人小一點,排在韓大人之後,如此情況下給他升官合適嗎?承王會答應嗎?”
吏部侍郎董平安涉及承王案?這可能嗎?這位林大人真是能瞎掰掰,什麼他都要反對,這怎麼行?
眾大臣一陣疑惑,但沒人開口質問林哲,站在大殿後麵的吏部侍郎董平安也隻是騷動了一下,並未衝出來替自己辯解。
倒是三司使韓秉沉不住氣,他一個箭步竄至林哲的跟前欲與林哲理論。
林哲則是一臉的不屑,明確告知韓秉。
“承王案中有嫌疑的不止你,隻不過你的嫌疑目前來看是最大的,排第二的是吏部侍郎,第三是開封府權知,還有第四第五,這裡就不一一透露了。”
林哲有模有樣說了一通,不但嚇住了三司使韓秉,還震住了殿上的那幫大臣,他們不明白怎麼連開封府權知都有嫌疑。
吏部侍郎董平安有嫌疑就夠離譜了,開封府權知也有嫌疑,那不是離譜到沒有邊了嗎?
這還能不能有點樣子了?這位林大人不但會扯,他還曉得利用手中為數不多的權力來借題發揮。
真不該讓這位林大人查這些案子,他不查這些案子,哪有機會借題發揮了。
陸知心同樣很頭痛,他沒想到林哲會來這麼一手阻止董平安升官。
他都已經和董太妃談好了,如果不能讓董平安順利升到吏部尚書,董太妃事必反悔,且不會再信任他陸知心了。
想和董太妃聯手這個事太不容易了,這位太妃可不簡單,她是先帝的寵妃,在宮裡地位很高。
通過她就可以全盤掌控宮裡的情況了,而陸知心正缺這方麵的情況,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位林大人破壞了。
陸知心緊盯著林哲。
“林大人,董侍郎哪裡涉及承王案了?希望你講清楚一點,不然你就會給人一種印象,見不得彆人升官,捫心自問一下,你今年升了這麼多級了,朝堂上下也沒見誰來阻止,你好意思阻止彆人升一級麼?況且吏部侍郎董平安為官一向不錯,在吏部主官缺失的情況下把吏部打理的井井有條,試問一下這樣的官不該升麼?”
陸知心作為文官之首這樣苦口婆心的一說,似乎很有道理,這麼一來就突顯林哲的不是了。
林哲必須把陸知心的狗屁苦口婆心打下去。
“陸中書,看人不能看表麵,不能講林某升了多少級就彆人一定得升,且林某升時也並未不準彆人來阻止,實在是董侍郎和承王案有牽連,就目前的情形來看他的嫌疑消不了,所以為穩妥起見,隻是暫時不升而已,等哪日董侍郎的嫌疑沒了,完全可以再升的。”
林哲亦講的也很合情合理,唯一的缺陷是林哲沒說董侍郎因何涉案,這招致了龐賢東的質疑。
“林大人,廢話就不多說了,麻煩你把董侍郎涉案的證據講一下,讓各位大人了解一下,總之不能空口無憑。”
林哲雖然惱龐賢東,但他還得答這個問題,不然就會顯得林哲太無禮,且林哲早想過這個問題了,隨口說說不難。
“龐樞密,據林某的調查,董侍郎和承王一直有密信來往,董侍郎曾經寫過一封密信給承王,指明不再跟承王有瓜葛了,承王也寫了回信,隻不過承王寫的回信尚未送達董侍郎手中。”
“從這兩封信中可以看到承王與董侍郎的關係己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且在信中可以看到董侍郎十分惱火承王,皆因承王答應要把董侍郎的絆腳石搬掉的,可承王不知何故沒有做到。”
“雖然兩封密信沒有言明絆腳石是誰,但傻子也可以想到誰是董侍郎的絆腳石,董侍郎以為讓承王薨了就萬事大吉啦,他大概沒想到他與承王的密信往來會泄露,各位大人,你們聽到這現在還有心情讓董侍郎升任吏部尚書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