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帝發文,廣邀天下英雄豪傑,跟自己一起討伐,那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殘忍暴虐的元祖帝。
文德元年五月,文德帝率百萬雄師,(其時就是幾十萬大軍,但世人都喜歡誇大其詞,看文德皇帝聲勢浩大,傳來傳去就成了百萬)。
征討大梁,到三岔口以摧枯拉朽之力殺了袁承誌。
活捉了林耀輝,馬上派人通知伍誌鵬,伍誌鵬親自趕到邊城來。
當著全軍將士的麵,把林耀輝做過的事一一說明,將士們才知道,伍家當年的慘烈,和邊城肖家軍的戰死,和數以萬計的百姓慘死都與這個小人有關係。
將士們個個義憤填膺,最後林耀輝被判千刀萬剮之刑,行刑那天,萬人空巷都湧向刑場。
林耀輝被押赴刑場,吐口水的。扔爛菜葉的,詛咒他生生世世永遠入畜牲道的,有咒罵他在十八層地獄,日日都受油炸火烤之刑,永不輪回的。
林耀輝被綁在行刑柱子上,憤怒的將士們,一個個走上前去,拿刀割下一小點的肉,割多了後麵的人,沒得割,割下來的肉有喂了狗的,也有用油炸了喂貓喂豬的,有些直接放火裡燒成灰的。
看著這些憤怒的人群,林耀輝後悔了。他沒想到,他為了得到從龍之功,昧著良心害死那麼多人。那時候他覺得,這些人都是螻蟻,活該成為他的墊腳石。為他升官發財鋪路。
將士們一刀刀活剮了他,連骨頭都砸碎了,燒成了灰,真正成了灰飛煙滅,死像最慘之人。
自此這個可惡的小人,結束了他,為了升官發財,不惜殘害忠良,欺騙朋友罪惡的一生。還將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被捉的大梁將士,看著膽顫心驚,讓交代誰都參與了邊城之戰,不老實交代,查出來就處以林耀輝之刑,老實交代的就能減刑,就是死刑也是痛快的死刑。
大家都老老實實的交代,才不要受林耀輝之刑,這個刑法太嚇人了。林耀輝之刑也成了,大夏懲罰罪大惡極之徒的刑法。
有參與邊城之亂的全部砍頭示眾,沒有參與的,暫時充入奴藉,留在念蘭城墾荒。
表現好的三年後除奴藉,由念蘭城知府周平元管理,文德帝繼續揮師東進,卻不知道自己的侄女兒已經墜入情網。
一路很多老百姓,被元祖帝的苛捐雜稅壓彎了腰,元祖帝根本就不把江山社稷放心上,巧立名目,橫征暴虐,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權有勢又沒良知的,更是變本加厲,各地藩王更是各自為政,大梁短短幾年就變成了,高官權貴,驕奢淫逸,不知今夕何夕。
底層老百姓家無薄田,路有凍死骨,一片淒風苦雨,文德帝大軍一來,政令一出老百姓歡呼雀躍。達官顯貴拚死抵抗。
文德帝一路,殺貪官除惡霸,給老百姓分田地,成了大夏子民的,都是免除各種稅收,隻收三成糧稅,有義之士紛紛來投,大家都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有正義的官員紛紛倒戈。
元慶帝在位,提拔起來的丞相楊繼義,在元慶帝死後,永康帝繼位一年,當朝相爺楊繼義,正應該是如日中天,
卻果斷請辭,辭去丞相一職,回歸田園,這次看到文德帝率兵前來,招賢納士,自己主動自薦,願意為大夏朝廷,出一份綿薄之力。
文德帝知道這位丞相,是元慶帝立皇太子時,為永康帝準備的肱骨之臣,但永康繼位後,並不太聽楊丞相的話,楊繼義當了三年的丞相,就辭官歸隱。
前兩年元慶帝在位,提拔起來的有能力的官員,很多都是聽了楊繼義的建議,幫永康帝鋪下的班底,楊繼義在永康帝手裡乾了一年,也是第一個被永康帝厭棄的丞相。
楊繼義在元慶帝活著時,就旁敲側擊的探過老皇帝的口風,老皇帝覺得自己還壓得住齊王,讓楊繼義不要再提此事。
楊繼義隻能壓下心裡的不安,儘量幫永康鋪班底,老皇帝去後,楊繼義以為可以大展手腳,沒想到卻更難。
據伍誌鵬查到的消息,這是第一個讓永康帝殺掉齊王的人,永康帝還對他嚴厲嗬斥,
說他想挑起他們兄弟相殘,沒安好心,要不是元慶帝一再告訴他,要多聽楊丞相的建議,他都想誅他滿門。
永康能熬十六年,才被齊王滅了。也是那時元慶帝在位,幫忙鋪的班底維護。如果是伍家肖家不出事,永康還能熬多少年,還真不知道呢?。
隨著伍家肖家的出事,齊王黨又拔出了許多楊繼義幫著布下的人脈。
楊丞相苦勸無果,還被永康帝厭棄,所以忙忙辭官歸隱,誰也不知道他隱居何處,當時齊王的黨羽都還沒掌實權。
朝中都還是保皇黨,所以楊繼義算是保皇黨中,唯一一個全身而退的人。
等到齊王黨掌權,暗中除保皇黨時,已經找不到楊繼義上哪裡了,更何況人家早早就退出來了,
齊王黨也沒必要,去找一個過時的丞相,花那心思多此一舉,現在楊繼義主動站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