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外的官員們紛紛站定,目光緊緊地追隨著那逐漸遠去的龍龍輦。
城外的太源官員也紛紛進城對盧輝等人道喜,其中李燦擠過人群,來到張經緯的麵前開口說道:“張兄,哦不,如今應當叫您一聲張大人了!”
張經緯聽到聲音轉過頭來,同樣露出驚喜之色,回應道:“李燦!?你居然也來了。”
李燦無奈地攤了攤手,解釋道:“實在是事發突然啊!這道聖旨來得毫無征兆,禮部根本來不及提前通知,我也是匆忙間跟著隊伍趕過來的。”
張經緯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連道府的幾位大人也未曾收到消息麼?”
李燦搖了搖頭,歎氣道:“可不是嘛!完全沒有任何風聲傳出來,奇怪吧,咱們大天朝啊,奇怪的事情還多著呢,以後你就知道了!”稍作停頓後,他壓低聲音接著說:“按理說,每一道聖旨都需經過相國以及六部共同審議通過才行,此次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想必定然是陛下自己的主意了。”
張經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隨即又麵露疑慮,輕聲嘀咕道:“可是陛下……才十歲,他所下的旨意能當真算數嗎?”
李燦臉色一變,急忙伸手捂住張經緯的嘴巴,嗬斥道:“休得胡言亂語!陛下乃金口玉言,豈容你這般質疑!況且此次出行排場如此之大,其旨意自然是作數的!”
張經緯被捂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掙脫開來,心有餘悸地看了看四周,然後壓低聲音對李燦說道:“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小皇帝莫非已經開智,所以才有此等舉動,莫非是想要”
李燦不等他說完,再次出手捂住了他的嘴,並緊張地警告道:“你是不是不要命啦!這種話怎能隨口亂說,若是被旁人聽去,咱倆都吃不了兜著走!記住,此事切不可再提!”
張經緯連忙點頭。
不遠處傳來一聲呼喊:“張孝廉。”聲音不大,但卻清晰地傳入了張經緯的耳中。他聞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官服、麵容嚴肅的中年男子正朝著自己走來。張經緯趕忙上前幾步,恭敬地拱手作揖道:“禦史大人!”
禦史微微點了點頭,說道:“你的薦表我已經仔細看過了。不得不說,你雖然有些才能,但畢竟資曆尚淺,如果直接任命你為通判一職,實在是不太妥當啊。不過嘛,這高陽縣令一職對你而言倒是一個不錯的曆練機會,希望你能夠好好把握。”
張經緯連忙再次躬身行禮,感激地說道:“多謝禦史大人的教誨,下官定當竭儘全力,不負大人所望。”
這時,禦史話鋒一轉,接著說道:“對了,聽聞你嶽父如今已升任雲州總兵,還兼任主將之銜。如此一來,日後皇甫軍行軍打仗所需的銀兩必然會大幅增加。我在此倒有個想法”說到這裡,禦史故意停頓了一下,目光緊緊地盯著張經緯。
張經緯心領神會,立刻接口道:“大人放心,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不知大人是有意投資商鋪呢,還是想要入股軍行?隻要大人開口,下官必定全力相助,並且可以再多讓給您兩成利錢。”
聽到這話,禦史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拍了拍張經緯的肩膀說道:“嗯,很好。我和道府的幾位同僚都十分看好你,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禦史的隨身書吏將一個匣子遞給了張經緯,他接過匣子信誓旦旦地保證道:“那是自然,請大人放心好了。”
等禦史走遠以後,張經緯打開一看。
“嘶——!”這口過肺的涼氣,定是看到了一個誇張的數字。
一千萬兩!一個司道禦史,三品官,竟然可以拿得出這麼多錢。張經緯心裡罵道:“呸!狗官!”
匣子裡除了那張一千萬兩的銀票以外,還有一份名單,上麵記載著太源的官員出資銀兩,這名單的第一是個複姓,比較醒目。
張經緯看著手中的名單,嘴裡不自覺地念叨著:“歐陽銘……”聲音雖輕,卻還是被一旁的李燦聽到了。他好奇地湊過身來,瞅了一眼名單後說道:“那就是禦史大人!你再瞧瞧,我這不也在這名單裡頭嘛。”說著,還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名字。
張經緯的目光順著李燦所指之處看去,然後驚訝地抬起頭看向對方,說道:“李燦,你居然隻投了三百兩銀子!你們李家家大業大,怎麼才投這麼點?”
李燦露出一絲苦笑,擺了擺手道:“兄弟莫要取笑我啦,實在是能力有限,還望多多見諒呐。”
張經緯聞言,笑著搖了搖頭,隨後將手中的匣子輕輕合上,對李燦發出邀請:“李兄今日難得來此一遭,不如今晚咱們一同去喝上幾杯如何?”
李燦一聽,立馬來了興致,大聲應道:“那自然是極好的!你如今都已經當上官了,如此喜事當然得好好慶賀一番才行。”
兩人相視一笑,張經緯接著問道:“那咱們還是去花樓喝酒作樂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