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周揚辦公室的主任。
顧南北這個人的腦子很好。
當然。
處理問題的手腕也很有一套。
加之能從天東一直跟著周揚到東寧。
然後緊接著又到東海。
周揚對他的信任自然是無疑的。
要說顧南北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許就是年齡了。
作為80年出身的乾部,顧南北一轉眼也要到58了。
這基本上是基層爬起來的乾部都具備的一個特點。
那就是在廳局級以前的崗位上耗費了過多的時間。
以至於後麵上升的空間想增大一些都不是那麼容易。
而導致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多半也是基層乾部人脈關係過於薄弱。
大家子弟的起點往往會比較高。
譬如王學兵的兒子王天林。
在30歲之前就有可能完成從科員到處級乾部的經曆。
但是絕大多數基層出身的乾部,在這個年齡能爬到副處級就算是出類拔萃了。
實際上。
三十歲更多的是在科級乾部的崗位上熬資曆。
“好的領導,我馬上去通知顧主任。”
“還有個事情,您今天下班要稍微早一點。”
“安老師剛剛發消息過來讓我跟您說一聲,晚上要回去吃飯。”
嗯了一聲。
周揚也沒說什麼。
腦子裡顯然仍然在思考顧南北的問題。
見狀俞方雨也隻好拉上門出去喊人了。
其實周揚原本的打算是想讓顧南北在辦公室這邊再待上兩年。
等到出現合適的機會再下放去做一任省長。
隻不過這一次張孟安和季長安的一些做法讓他改變了這個主意。
顧南北並不是東海出身的乾部。
也不是學院那邊的乾部人選。
實事求是地說,應該算是從基層爬起來的地方乾部。
在周揚看來。
既然張孟安跟季長安都想推地方乾部上去。
那自己就隨了他們的心意。
讓顧南北去跟他們物色好的人選爭一爭高下。
至於地方,廣南自然是首選。
季長安擔任廣南省書記多年。
整個廣南早年可以說是被他經營得水潑不進。
一直到當年周揚在甘南省委書記的任上,力推錢中立去了廣南之後這個局麵才有所改觀。
當時除了錢中立。
一起調任廣南的還有時任甘南省委秘書長的王新輝。
然而即使有王新輝的助力。
錢中立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立足。
這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