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在扶南縣做村乾部一事王天林是知情的。
不僅如此。
他也從自家老頭子那裡得到了安平已經被正式調往均委辦公廳擔任秘書的消息。
王天林說的輕鬆。
然而對於黃榮發而言,王天林的兩句話給他帶來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僅憑一口茶香就能猜到茶葉的來曆。
這茶…不簡單啊!
實際上又何止是不簡單。
產茶的名山大川很多,茶文化更是流傳千年之久,好茶之人更是猶如過江之鯽。
然而好茶卻不多。
縱然是品種不少,但是產量卻極低。
就譬如安平送給黃榮發的這一罐子。
作為辦公廳特供領導的消耗品。
一年的產量也就是那麼千兒八百斤的樣子。
即使是以周揚的身份也不過是十來斤的配額。
辦公廳那邊也不是沒想過辦法增加產量,然而母樹就那麼幾棵。
而且為了保護這種獨特的品種,早就已經封存不再摘取茶葉了。
現在生產茶葉的茶樹。
基本上都是從母株生根發芽的子株慢慢培養出來的。
作為好茶之人,安平每年也就是從他老子的書房裡順幾罐子出來而已。
這一次送給黃榮發一罐子,已經算得上是大手筆了。
畢竟就連王天林想搞到這種好東西。
也隻能回京從王學兵那裡順手牽羊。
“王書記真是料事如神。”
“茶葉確實是瓦塔村的安平同誌送給我的。”
“我這個人不愛喝茶,您要是喜歡的話,等會我讓辦公室給您送過去。”
雖然已經猜到這罐茶葉的來曆很不簡單。
但是對黃榮發而言也僅僅隻是一罐茶而已。
然而聞言王天林卻擺了擺手。
“哈哈哈,那倒不用。”
“正所謂君子不奪人所好,這茶葉可不是普通的東西。”
“全國一年的產量也就是那麼千兒八百斤。”
“安平那小子能送給你這麼一大罐子,就連我都有些嫉妒了。”
“你這個老黃怕是不識貨咯。”
拍了拍黃榮發的肩膀。
王天林並沒有一直在縣委組織部待著,隨即就起身離開組織部辦公室去了下一個考察的機關部門。
而等王天林離開之後。
回到辦公室裡的黃榮發則盯著桌子上的茶葉罐子在那裡發著呆。
新任縣委書記王天林跟安老弟認識,黃榮發並不覺得奇怪。
畢竟這一次瓦塔村的專項資金問題鬨得沸沸揚揚,安平這個名字稍一打聽就會知道。
但是僅憑一口茶就能判斷出茶葉出自安平之手。
這就很不尋常了。
“一年千兒八百斤產量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