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
見周揚似乎陷入了回憶中。
王琳琳也沒有繼續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耳側才聽到周揚的聲音。
“有空把那孩子帶來一起吃頓飯吧。”
“梅姐對我有恩,這些年其實我是虧待了她的。”
如果是在一般人麵前。
周揚自然不會說這種話。
但是王琳琳不一樣。
當年他跟王琳琳,再加上辦公室主任劉梅三個人,完全可以說是教育學院院辦守望相助的三個小人物。
期間經曆了不知道多少風風雨雨。
周揚替他們兩個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掩護。
而作為辦公室主任的劉梅也不知道給他們兩個擦過多少次屁股。
至今他任然記得。
教育學院08年下半年搞年終分配的時候。
因為有一筆錢本來是屬於周揚的個人指導項目獎勵。
最後學院黨委會卻把這筆錢分到了輔導員頭上。
認為他這個組織員隻是職責所在。
並沒有指導學生支部開展工作的名頭。
為了這個事情。
劉梅主動找學校人事處。
接著又找院領導大鬨了一通。
最後這筆錢才落到了周揚的口袋裡。
雖然錢不多。
也就是一千塊錢的激勵計劃。
但是這份情總歸還是在的。
“揚哥,其實也沒什麼虧欠不虧欠的。”
“梅姐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最怕有麻煩的。”
“當年在院辦主任的位置上,學校不也是看在你的份上給她調到了校辦做副主任麼。”
“結果嫌事情太多,還沒兩年就又跑到工會去了。”
“要不是看在你的麵子上,哪個領導會讓她這麼瞎折騰。”
點了點頭周揚倒是認可這個說法。
隻不過總歸還是內心有愧的。
說起來。
他周揚重獲一輩子。
欠的人情不多。
但是有幾個人是不能忘記的。
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
即使是再不講情麵,這幾個人的人情他都要記在心裡。
一個是剛剛踏入事業單位的門檻,劉梅算是他的恩人。
沒有劉梅的努力。
自己就很難留在教育學院,自然更不談後麵的事情。
再後來就是李文芳。
在他麵臨比較艱難的出境時,是李文芳給了他從事業單位進入官場的機會。
這兩個人可以說是決定了他的起點和能不能進入門檻。
後麵的幾個人。
譬如金淑萍。
譬如桂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