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帝國的王城,仿若一座沉澱著歲月風華的古老畫卷,林立其間的各式建築,美輪美奐,巧奪天工。明明建成時日不算久遠,卻不知為何,周身散發著一種往昔舊時光的獨特韻味,叫人忍不住駐足凝望,心生感慨。
漫步城中,你能瞧見不少與外界彆無二致的建築,圖書館裡書香氤氳,知識的氣息在每一寸空氣裡彌漫;劇院內,大幕開合間,演繹著人生的悲歡離合;遊樂場中,歡聲笑語此起彼伏,滿是肆意揮灑的童真與快樂。
而那座巍峨聳立的鬥獸場,更是當下王城的焦點所在。此刻,場內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神聖帝國最強的勇士們齊聚於此,捉對廝殺,戰況激烈,熱血與激情碰撞,為榮耀全力以赴。
王城的百姓們,聽聞鬥獸場的激戰,紛紛按捺不住心中的熱忱,如潮水般從四麵八方湧向競技場。雖說幸運兒得以順利入場,搶占了絕佳觀賽位置,可更多的人被擋在門外,圍聚在場外不願散去。他們豎著耳朵,不放過場內傳出的任何一絲歡呼聲、驚呼聲,眼巴巴地等著工作人員公布最新賽果,仿佛置身現場一般,跟著場內局勢時喜時憂。
也正因如此,此刻的王城仿若一座空城,除了鬥獸場周邊人頭攢動、熱鬨非凡,其餘大街小巷都空蕩蕩的,不見半個人影。偶爾,唯有王宮門前,幾個身姿挺拔、神情冷峻的守衛堅守崗位,恪儘職守,為王宮的安寧保駕護航。
回首往昔,上次那場驚心動魄的帝國戰爭,猶如一場噩夢,無情地席卷了王城。硝煙散儘後,滿目瘡痍,大半區域淪為斷壁殘垣,往昔的繁華建築被炮火轟得粉碎,隻剩一片廢墟。戰後,人們懷著重建家園的決心,一磚一瓦,讓王城再度煥發生機,那些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見證著重生的希望。
然而,在一片廢墟之中,卻有一座建築奇跡般地留存了下來,像是被歲月格外眷顧,躲過了戰火的侵襲。多年過去,它依舊保持著最初的模樣,未曾改建,靜靜佇立,無聲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說起當年那場慘烈的戰事,無人不心生悲戚。敵國——阿裡安帝國,在其王子的率領下,如洶湧潮水般席卷而來,攻勢淩厲,所到之處,片瓦不留。幾乎神聖帝國所有的建築都未能幸免,被摧毀得體無完膚,可偏偏這座建築,不知因何緣故,竟得以幸存。
對於它幸存的緣由,民間眾說紛紜,各種猜測層出不窮。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阿裡安王子是個虔誠至極的信徒,一路征戰,目睹太多廟宇與宗教場所毀於戰火,心生不忍與愧疚。興許是倦意上頭,又或是冥冥之中受到感召,在退兵前夕,他大手一揮,特意留下了這一座神廟,當作是對神明的最後敬意。這些年,這一說法口口相傳,愈發深入人心,不少人都對此深信不疑,可真相究竟如何,始終無人能證實。
這座神廟,承載著厚重的曆史,由開國的神聖帝王親手建於王城北側,意義非凡。起初,它大門敞開,廣納四方來客,不論貧富貴賤,任何人都能踏入其間,感受那份神聖與莊嚴。可隨著時光流轉,王城的神廟越建越多,為彰顯皇室威嚴,規矩悄然改變。
後來,皇室一紙詔令,明文規定唯有皇室血脈方可踏入這座神廟,其餘的神廟則依舊向大眾開放,任人朝拜。世事難料,後續的戰亂讓眾多神廟灰飛煙滅,蕩然無存。即便神聖帝國複國後,大興土木,重建諸多建築,可神廟卻成了例外。
那段艱難的歲月裡,沒再新建一座神廟,以至於放眼整個神聖帝國,僅剩下這一座古舊的神廟,孤獨而神秘地矗立著。更嚴苛的是,時至今日,彆說尋常百姓,就連高階勳爵、尊貴的貴族們,也統統被拒之門外,不得踏入半步。
這座神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占地足足有兩英畝,仿若一頭蟄伏的巨獸,靜靜盤踞於此。抬眼望去,它拔地而起,足有五十米之高,層層疊疊,每層樓的層高都超三米,空間開闊,儘顯莊嚴肅穆。
整座神廟造價不菲,選材皆是世間最昂貴、最精美的材料。外牆由溫潤透亮的藍色大理石鋪就,石麵光滑,紋理細膩,初建成時還上過一層特製的漆,讓色澤更為鮮亮,質感十足。歲月悠悠,漆麵在風吹日曬下漸漸剝落,反倒露出了大理石原本那澄澈深邃的湛藍色澤,彆有一番古樸韻味。
細細打量,你會發現神廟彆具一格,沒有一扇窗戶,僅有一扇可供進出的大門。這扇門堪稱奢華至極,高達二十英尺,通體由純金打造,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晃人眼目。可惜的是,門上掛著一把鎖,鏽跡斑駁,積滿了灰塵與蛛網,仿佛被歲月塵封已久,數十年無人問津。一隻小巧的蜘蛛在鎖上慢悠悠地爬行著,更添幾分死寂與落寞。
任誰瞧見這般情形,都會下意識認定,神廟定是無人涉足。畢竟,沒有彆的門窗可供出入,這鎖又塵封許久,怎麼看都像是被世人遺忘的角落。可事實卻遠非如此簡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