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輝正在擦汗,靦腆笑了笑。
“京都這邊都是哪裡來的分配哪裡,跟大多數地區一樣。我們六月初畢業,自上學期就不用怎麼上課了。就偶爾去開會,領一點材料填來填去。”
李琳追問:“那你覺得你去報到後,人家會給你分配去哪兒?”
“……不確定。”孫輝苦笑:“多半會去附近的玻璃廠吧。要麼留在外頭不回,回來基本都是去玻璃廠。我們區最大的廠子,條件還算不錯。”
李琳笑開了,問:“你不喜歡吧?”
孫輝垂下眼眸,仍點了點頭。
“……我一向喜歡文學。我跟我爸媽說了,說我不是理科生,去玻璃廠能做什麼。他們說,我的文憑足夠高,去了就能直接當小領導,讓我放心去,說咱的起點高,犯不著怕。可我……還是想等等看。”
李琳壓低嗓音:“我們的第一批書來了。不出意外的話,明後天就能在新華書店買到。”
“真的?!”孫輝雙眼發亮:“那太好了!”
江婉輕笑:“明天我們打算去各個中學門口宣傳一下,帶上幾十本,讓學生們一睹為快。”
“宣傳?”李琳一聽就為難:“那不得……很多人啊?”
江婉點點頭。
李琳最不敢去這樣的場合,埋下腦袋。
“我……我留下審稿吧。”
江婉沒勉強她,笑道:“我和師傅、小孫去就行。放學時段去一會兒,一天兩個學校,跑兩三天應該就夠了。”
李琳有些犯愁,問:“要不——咱們去電台打打廣告,行不?”
江婉搖頭:“不了,一來要成本,二來針對性也不強。我們第一批書都是麵向學生的習題集,消費的對象也是學生群體。我們直接麵對他們宣傳,效果才會更好。”
“好吧。”李琳低聲:“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想要早點出效果,就得快速宣傳。”
江婉又道:“回頭給編書的老師們一人也送去幾本,讓他們在課堂上跟學生們說一說,效果會更顯著些。”
“哈哈!”李琳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江婉,我不得不感慨一聲——你是懂營銷的!”
江婉笑了笑,低頭繼續忙著。
孫輝眼神微轉,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忍住了。
接下來幾天,江婉開車載著李緣,還載了一冊又一冊的習題集去各大中學門口宣傳。
市場上類似的習題不多,加上又是名校名師聯手編纂出的題,很快吸引了一大批學生的關注!
學生們一傳十,十傳百,都紛紛往新華書店去買。
短短不足三天,第一版書就賣掉近八成!
儘管李緣已經提前讓印刷廠加印,可仍是趕不及。
幸好印刷廠的廠長十分給麵子,帶領一眾員工加班加點,總算及時趕出來——五千冊!
新華書店連夜派司機等在印刷廠門口,跟李緣交接後,便一摞一摞往貨車上搬。
習題冊空前火爆!
京都的學生們幾乎人手一套,還有許多家長跑來排隊購買寄回老家給孩子或親戚孩子。
不僅如此,附近縣城的學生也紛紛湧進新華書店購買,很快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有外地趕來的學生甚至徹夜等在書店門口,隻為能早點買到習題冊。
新華總書店立刻應群眾需求,給出版社預訂了二十萬冊,要陸續分發去各地的書店。
“大家看準了哎!緣分出版社!必須是緣分出版社才是正版!”
“這是哪來的出版社?第一次聽到哎!”
“地址是京都呀!本地的!”
“名字倒是很容易記!”
“就是就是!聽過一次就忘不了!”
……
隨著高考係列習題冊的熱賣,出版社的名號也徹底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