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路過路邊堡時,甘道夫和巴林還打算順路去拜訪一下李維。
然而當他們到這裡後,卻得到一個消息:
“他不在。”
對此甘道夫也隻能沉默。
“那我們走?”巴林抬頭問著。
“要不然呢,還能怎麼辦,難道還能有誰把他抓回來不成?”
甘道夫歎了口氣。
聽到這聲歎息,一旁的鐵傀儡貼心地給他遞來一朵花,那意思就好像是讓他彆失落了。
“謝謝。”
“要是你們的主人能和你們一樣安分就好了。”
鐵傀儡聽不懂這些話。
當甘道夫接過花,它就繼續去巡邏了。
世人都說路邊堡堅不可摧,無法攻破——其原因不止是那道站在下麵抬起頭仰望都難以看到儘頭的堅固高牆。
還有這些鐵疙瘩,它們是路邊堡乃至諸自由城邦的底牌之一。
想應付它們,要麼研發出針對性的工具或武器,要麼派出十倍以上數量的大軍並配備有才能的將領。
當然,就算能想出辦法應付這群鐵傀儡,也彆忘了,高牆之上還有一批又一批晝夜不間斷輪換值守的出色守衛,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全是各方麵素質都相當出色的戰士。
“寧願打白城,不靠近路邊堡。”
這已經成了在奧克們口中流傳的一句俗語。
“等等。”
路邊堡與東方大路交彙的地方,正打算離開繼續往夏爾那邊走,甘道夫忽然停住,望向南方。
隻見那個方向多出了一條由灰色石磚砌成的大路,那路一塊一塊方方正正,很有某人特色。
“那麼…這裡什麼時候多了一條路?”
“我可不記得這裡有一個十字路口,至少一年前還沒有。”
“這是最近一年新建立的,我們叫它‘灰路’。”
路過的居民為他解了惑。
見有人知道情況,甘道夫連忙叫住他,問道:“這條灰路通向何方?”
“河畔堡,它通向河畔堡。”
“河畔堡?”
甘道夫與巴林對視一眼,心中疑惑卻更多。
“我從沒聽過這個名字。”
“也是最近一年才建立的。”那位居民提醒道。
“那去看看?”巴林做出提議。
“同意。”
於是兩人在路邊堡附近的十字路口處臨時改道,沿著這條嶄新的寬闊大路向南進發。
…
將時間稍稍往回拉那麼一段。
“直接修路。”
新專業開辦的同時,李維也在地圖上標記了一個新點,然後又拿起筆,把這個新點和路邊堡相連。
於是它就成了一條線。
當這條線出現,居民們就有新工作乾了。
一條由石磚砌成的大路以路邊堡和東方大路的交彙處為,向南方三角洲的位置進發。
由於石頭合成出的石磚顏色發灰,人們乾脆就管這條由石磚鋪成的路叫‘灰路’,而在聽到這個不那麼正式的隻是作為外號流傳的稱呼後,李維一拍桌子,直接就把它作為正式稱呼使用。
而當灰路建到終點,在三條河流彙聚之處,李維再次動手,在這造了個新建築。
一個臨河而建的城堡。
新建築當然要有新名字,李維靈機一動,就給它起名為“河畔堡”。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河畔堡建立在河邊的一處高地上,相當顯眼,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
圍繞著這座城堡,未來這裡將建起諸多建築和設施,如船廠、碼頭、起重機等等。
一個全新的艦廠即將建立。
在這裡,人類、精靈、矮人三個種族的傳承智慧與最新研發成果顯現得淋漓儘致。
經李維之手,他們的一切智慧結晶都可以最大化發揮出來。
不過哪怕是以李維的效率,要建好這個地方也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想想過往那些偉大城市,哪個不是幾十上百年一點點積累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