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拿起話筒,“謝謝你的提問。出海的難點與應對方法是吧?這個問題挺好的。”
粉絲們聽著他慢悠悠的語調,瞬間笑了。
“哥,你怎麼忽然老乾部風了。”
“說話速度放慢,先肯定對方的問題,體製的感覺就出來了。”
“臥槽,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刀刀,你能不能彆這麼說話。我一下子就想起我領導了。當務之急是什麼?是找到關鍵的問題!那麼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呢?是找到問題的關鍵……”
“樓上,我腦子裡自動給你配音了。本人已如坐針氈。”
幸好,陳瀟並沒有給粉絲們幾秒鐘坐立不安的時間,思索片刻後,開口答道:
“國內電影出海,從領域來說,三個方麵存在困難。”
“一是製作,二是發行與放映,三是人才培養。”
“我會把重心放在製作上。後兩個內容少一點,我先說後兩個吧。”
台下記者和熒幕前的粉絲、影視人紛紛一愣。
本以為他會混弄一下,沒想到居然分三個方麵仔細來說,這是準備給影視院校來個小講座?
不少影視人直接掏出紙筆,準備做記錄。
陳瀟繼續說道:
“發行與放映方麵,我們在海外暫時沒有成熟的分發網絡,進入海外市場,可能麵臨外國的文化保護政策,以及競爭對手的抵製措施。前者是國家層麵的東西,就做到不違反吧,這就不多說了。後者的話,我們可能會與國際製片方合作,拿出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合作交流的態度吧。”
實際上,現在的情況還算好的。
上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好萊塢的大公司壟斷製片發行放映三大環節。要是放在那個時候,他短期內肯定不會選擇出海。
後來,40年代發生了一個事件,俗稱派拉蒙判決。國最高法院判決多家影視公司有壟斷行為,結束了這種壟斷局麵。
再之後又幾經波折,現在部分大型公司涉及多個領域,比如宇宙影業既參與製片,又參與發行。但不至於過度控製。
雖說如此,出海情況也不樂觀。畢竟製片、發行、放映公司的關係盤根錯節。
《星際穿越》雖然成功,但卻很難複製。第一,當時直接全球上映,同期科幻片競爭對手沒看過作品,以為他拍不好科幻片,沒來得及聯合發行公司和院線。
第二,當時多家外國公司想招攬他,就沒亮紅燈,放他一次。
第三則很樸素,發行商想賺錢。
而且海外市場與國內不太一樣。國內的話,電影局把海外電影排片率直接壓住,這也是好萊塢一直沒能攻下華夏市場的原因。而海外市場相對自由,政策阻力比較小。
這些條件綜合在一起,才讓《星際》趁機撈了一波。
可今後,前兩條幾乎不可能複製。
他現在拍什麼類型,都會被重視。國外公司利誘不成,也放棄了招攬。
單靠壓倒性的質量,去拿獎還好說。三大電影節,上百個國家的人到場,評審團成員來自不同地區,質量差不多還能搞點小動作。質量差太大,大家眼睛也不瞎。
但想拿錢,分一塊蛋糕就非常難。
如此看來,第一部片子拍個文藝片也好,不至於受到太大阻礙,壓力小點,試探一下。
要想出海,最簡單的就是國際合作,利用對方的資源。
陳瀟繼續往下說道:“人才方麵,我們公司會加大力度培養製片與發行人才,鼓勵創新。一方麵會給院校投資,給符合我們需要的人才提供支持;另一方麵公司內部會加強培養演技、導演技術等。我有空的話,可能會去親自指導吧。”
聽到這裡,影視相關專業的學生紛紛激動起來。
想去!想去東方傳媒!
就《功夫》主角見到棒棒糖之後愧疚無奈失魂落魄那段,就讓他們見識到了陳導的演技,堪稱出神入化。
而且李奧在拍了泰坦之後,演技確實突飛猛進。
若能得陳導真傳,那真是發達了!
就在他們激動的時候,陳瀟還在繼續回答問題。
“簡單說完後兩項,現在我想說回製片。”
“對於影視作品出海而言,關鍵在於如何讓海外觀眾、海外市場接受作品。”
“在我看來,有兩個主要渠道,一是題材與主題,二是演員。”
“題材與主題儘量選取人類共同的問題。讓觀眾代入,而非旁觀。”
“像《功夫》,說實話,我相信它在國際市場不會撲街,甚至是取得不錯的成果。但也不指望能拿到堪比國內市場的票房。因為不少外國觀眾帶著旁觀視角,用審美、觀賞甚至是獵奇的心態來看。當然,它也有人類共通的情感,讓觀眾能夠代入。”
“哦對了,我接下來短期不會碰武術電影,但《功夫》應該會掀起一小波功夫熱,感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試試。”
聽到這裡,吳副部長差點把剛喝下去的飲料噴出來。
哥們還挺貼心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