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柳風梅和張姨早早就等在家裡,這個時候劉文新已經上班去了,看到兄弟倆人來了後,柳姐就招呼說:“我知道要捎東西,特意從鄰居家又借了一輛自行車,江川你騎這一輛。”張姨說:“在外麵機靈點,注意安全,待會我就回家了。”三人應答著就騎著自行車向服裝廠出發。到了服裝廠,到倉庫保管員取出男女裝各三百件,柳風梅用麻袋捎了男女裝各25套,江川捎了男女裝125套,江海捎了男女裝125套。出了廠門,來到附近一家早點鋪子,三人坐下,王江海說:“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李莊集市,男女裝一套8塊,賣完收工,到地方大家照著我的方法賣。三人匆匆吃完早點就往李莊趕路。李莊公社離縣城有十五公裡,路又不好走,走了一個多小時,才趕到集市。
1978年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前夜,市場開始繁榮起來。趕集的人們從四麵八方紛紛趕來,攤位上擺滿了各種貨物,琳琅滿目。蔬果的香氣、小吃的熱氣和人們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畫麵。集市中央,農民們帶來了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它們鮮豔的顏色和誘人的香氣吸引著顧客們的目光。賣家們大聲吆喝著,自豪地展示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顧客們則仔細挑選著,與賣家討價還價,整個市場充滿了活躍的氛圍。除了農產品,集市上還有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和生活用品。鐵匠鋪裡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木匠們展示著精美的木製品,裁縫們忙碌地裁剪布料。孩子們在人群中嬉戲玩耍,手拿糖葫蘆或者小玩具,臉上洋溢著快樂。人們在這個集市上交流著生活的點滴,分享著彼此的故事和喜悅。這個秋天的李莊集市,不僅是一個買賣物品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社交場所,展現出了鄉村生活的繁榮與活力。王江海他們找了一個空地,王江川找來兩根木杆,柳風梅買了一根麻繩,兩根木杆插進土裡,麻繩係在兩頭,搭了個簡易的衣架。王江海又到附近的商店買了紙筆和二十個衣服撐子,找了幾個紙箱,拆開作為底板,紅紙貼在表麵,然後拿出衣服撐子,掏出男式和女式衣服掛在繩子上。又寫了幾副廣告,“清倉大甩賣,男女衣服一套8元。"王江海拉著柳風梅走到沒人的地方,讓她換上一身列寧裝,然後站到衣服攤子前。人靠衣裳馬靠鞍,柳姐本來就是個大美女,這麼一打扮,簡直和時裝模特一樣!江海站在攤子前,不停地大聲吆喝:“走過路過彆錯過!衣服大甩賣啦!”不一會兒,就圍過來一大群人,有問價的,有看衣服的,吵吵鬨鬨好不熱鬨!有的人說:“這衣服麵料不錯,瓷實!”有的說:“價格實在,比供銷社裡買的便宜。”有人說:“這是花達呢!”人是羊心,有了第一個買的,就有第二個,三個人分工明確,柳風梅找尺碼,王江川遞衣服收布票,王江海收錢收布票,大家忙的不亦樂乎,不到中午衣服就賣完了。
正要收攤,突然幾個穿製服的人走了過來,後麵還跟著一個警察,隻見不遠處有一個尖嘴猴腮賊頭賊腦的人,向這裡東張西望。王江海心想,一定是這個人在挑事,好在有準備,你有你的千條計,我有我的過牆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柳風梅頓時慌張起來,王江川也不例外。王江海給倆人使了個眼色,向幾人迎了上去,走在最前麵的人,穿著一身工商服,頭發油光發亮,挺著個大肚子,四十左右,大概是這幾人的頭,一副盛氣淩人的架勢嗬斥道:“誰讓你們在這裡擺攤,你們這是投機倒把,先抓起來,送到派出所。”後麵的警察就要掏手銬,王江海說:“抓人是要講證據的,我們是合法經銷。”說著掏出工作證,王江川也慌忙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證。工商所的人一看工作證,知道是真的,瞪了一下遠處那個偷看的人,然後又說:“怎麼不上稅?”王江海說:“你們也沒來收啊。”那個領頭的喊:“過來收一下稅,三塊!”王江海掏出了三塊錢,遞了過去。這一幫人,來得快,走得也快。旁邊有個裁縫說:“收三塊錢的稅,太重了,還要不要人活。平頭百姓的日子真不好過。”不少做買賣的人也隨聲附和著。賣完後,王江海一邊收拾,一邊說:“幸虧沒要柳姐的工作證,今天回去辦一個,以防萬一。”
陽光明媚,秋風拂麵,王江海、王江川和柳風梅三人心情愉悅地騎著自行車,一路上哼著歡快的小曲兒,向著熱鬨的城市邁進。他們三個都是來自農村的年輕人,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這次趕集賣衣服的經曆太美了。一路騎行,沿途瓜果飄香,風景如畫,但他們無心欣賞,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努力掙錢!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因為他們知道,這筆錢不僅可以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他們實現夢想。這種通過辛勤勞動獲得報酬的成就感無法言喻,掙錢的感覺真是太棒啦!此刻,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就在前方等待著自己去追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