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白光閃過,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兩人重新在了武德殿。
“看來我二人還真去了一千三百多年後~”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隨即手一招,在尉遲敬德耳邊說了幾句話後,自己轉身走出了武德殿,在武德殿外等候。
尉遲敬德則毫不含糊的穿著鎧甲、手中握著長槊從武德殿另外一個門進了宮內海池,徑直找到了這次玄武門之變的最終目標:皇帝李淵!
原本和嬪妃在海池劃船飲酒,玩得不亦樂乎的皇帝李淵見到尉遲敬德的一刹那,頓時大驚失色,周圍的嬪妃更是慌了手腳,無不瑟瑟發抖。
尉遲敬德是誰?
那是李世民的鐵杆馬仔,更是衝鋒陷陣,殺人無數的開國大將!
以武力值論,在場的人一擁而上也不夠尉遲敬德掄幾下手中長槊。
眼看著尉遲敬德身披鎧甲,手執長槊,臉上和身上還沾染有鮮血,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誰能不怕?
李淵到底是唐朝開國皇帝,智商是在線的,一看原本被他要調走的尉遲敬德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出現在他麵前,而且還沾染有鮮血,他立即意識到皇城之內亂了起來。
再一看陪同在李淵身邊的大臣有裴寂、蕭禹、陳叔達等人,每個人的臉上雖然都有震驚之色,但全部都還算鎮定,個個沉默不語,李淵哪裡還能不明白發生了什麼,這是他的第二個兒子李世民搞了一場政變,而且還贏了啊!
尉遲敬德作為李世民的頭號馬仔,以這樣一幅模樣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他麵前,除了李世民搞定了一切還能是什麼?
電光火石之間,李淵強自鎮定住了,故作大驚失色的問道:“今日作亂的是誰?愛卿到此作甚?”
尉遲敬德也沒行禮,直挺挺的站著,大聲回答道:“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殿下起兵誅殺了他們。秦王殿下擔心驚動陛下,故派臣來保衛陛下!”
這話哪怕乍聽上去,那也是一堆毛病啊。
太子作亂?
秦王怕驚動皇帝?
秦王派他來保衛陛下?
怎麼聽怎麼不對勁,槽點滿滿。
李淵自然是肺都快要氣炸了,彆說是一個開國皇帝了,哪怕是一個守成之君,麵對自家次子如此逼迫也是要恨得不行的。
但沒辦法,李淵雖然滿腔憤怒,但多年來人生曆練修成的理智告訴他,此刻他再憤怒也隻有忍著。
如果他不想忍著,要和次子李世民硬剛到底,想來以自己次子李世民那個性,他自己估計也會被李世民像送走太子和齊王那樣送走。
李淵看向了旁邊的蕭禹、裴寂等大臣,眼神裡更是陰翳滿滿,這些家夥陪他在這裡喝酒,估計也是受了李世民的命令,將他隔絕了在了海池之上。
“滿朝公卿~”
李淵內心悲憤,麵上卻是沒有質問他們,而是在哀歎了一聲後詢問他們道:“不料今天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你們認為應該怎麼辦呢?”
他問話是看著裴寂的,但裴寂沉默沒吭聲。
隻有蕭禹和陳叔達對視一眼後,給了他一個回答:“陛下,建成和元吉本來就沒有參與舉義兵反抗隋朝的謀略,又沒有為天下立下功勞。如今他們嫉妒秦王功勞大,威望高,一起策劃陰謀,被秦王聲討並誅殺。秦王功蓋宇宙,天下歸心,如果陛下能夠立他為太子,將國家大事委托於他,那就再好不過了,日後必不會再生事端了。”
這話與其說是回答,不如說是一個台階、一個建議。
兩人說話之間,連太子都不願意喊了,直接說“建成”,可見一斑。這等於是明牌了,告訴他李淵,彆掙紮了,老老實實的立李世民為太子,啥事沒有。
李淵秒懂,於是立即說道:“好!這也是我素來的心願啊!”
話聽到這裡,口中說著自己是來搞保衛工作的尉遲敬德也沒含糊,直接拱手說道:“陛下,請頒布親筆敕令,命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殿下的處置!”
李淵臉上肌肉抽動,又說了聲“好”,然後在蕭禹、陳叔達等人的伺候下,在海池船上提筆寫下了敕令,並蓋上了皇帝的印璽。
拿到敕令的尉遲敬德又說“秦王正在殿外等候”,然後便轉身出了海池,快步奔向了武德殿外。
見到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參加玄武門之變的人。
“殿下,這是陛下敕令!”
尉遲敬德立即拱手奉上。
李世民點頭說了句“好”字後,將敕令拿在手上看了一遍,然後便遞給了此時已經趕到他身邊的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說道:“仁人,依計行事!”
“喏!”
宇文士及答應一聲,然後便拿著敕令去了雙方士兵交戰的地方。
李世民雖然解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玄武門外太子府、齊王府的衛士還在和秦王府的衛士激戰。
秦王府的衛士在皇城之中的數量是要少於太子府的,而且又是在皇城根這種城市小巷中混戰,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皇帝的敕令,還不知道要打多久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