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友明突然說道。
司徒夫子說的棋,可不是圍棋,而是象棋。
這時候的象棋,也不是阿布前世說的那種中國象棋,而是已經發展了幾百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改革發明之後的二次改革後的古象棋。
阿布有一次見阿琿骨和人在玩下棋,於是好奇去看。
卻看得似懂非懂,感覺這象棋既熟悉又陌生。
說是象棋吧,又不像,因為下法根本和前世差異很大。
說不是象棋吧,看棋子、棋盤形製,字符,格局,都差不多。
後來一問,才知道這的確是象棋,被稱為北周象戲。
北周象棋,與樗蒲類似,棋盤有代表金、木、水、火、土顏色的五區。
用木塊做骰子,然後根據投擲結果,得出棋子移動的方位和步子。
整個棋局逆時鐘繞棋盤而行,同這時候許多流行的擲賽遊戲一樣,棋子可以打掉孤子,讓孤子回到原點。
玩這個,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所以像博彩一樣也很誘人。
阿布這時候正在為如何引導軍營、民間減少賭博發愁,見到這東西,不由靈機一動。
於是找到夫子和申徒石,托借楚漢之爭,講了前世大中國象棋的下法和形製。
申徒石是個實乾家。
立馬找出木工工具,“滋溜滋溜”就給整出來一套大中國象棋棋盤,以及圓形的棋子出來。
然後,司徒夫子根據阿布的描述,用朱砂和黑墨寫出了三十二枚棋子。
帥,士,相,馬,車,炮,卒。
而另一邊,申徒石已經用刻刀,將棋盤的界限經緯,劃分得明明白白。
於是阿布一邊指導師傅和師兄如何下,一邊還將記錄棋譜的四字法也講解了出來。
比如,第一字,表示需要要移動的棋子名字。
第二個字,表示所移棋子所在的位碼(均由本方底線從右向左數),紅方用漢字,黑方用粟末地新流行的阿拉伯數字。
若同一直線兩子同名,則用前、後區分,如“後炮平二”、“後車進7”。
第三字,則表示棋子移動的方向,橫用”平“,前用”進“,後用”退“。
第四字,分為兩類,直線上進退,表示棋子進退的步數;平走或斜走,表示所到達直線編號。
不想,本就喜好圍棋的司徒夫子,立馬喜歡上了這種九宮布局、形同朝堂的大中國象棋。
他這隻是默念了兩遍阿布教的口訣,就開始有模有樣地和申徒石下了起來。
“馬走日字,象飛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護將邊,小卒一去不複返。車走直路馬踏斜,象飛田字炮打隔,卒子過河了不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