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諭:“務必活捉高建武、淵愛索吻、尉遲文德等高句麗君臣,立捕入隋!”
此外,為了適應蛙跳戰術的特點,防止沿途敵軍襲擊輜重,這次東出的奇兵,又格外增加了一項極具風險的任務。
自負百日糧秣!
這樣一來,將士們加上隨身物品,人均負重達三石餘,也就是至少在三百斤以上。
三百斤,嗬嗬!!!
考驗大隋大軍行軍的韌性和紀律的時候,到了!
於是,行軍沿途,奇異的一幕出現了。
每當大隋東去奇軍拔營不久,營地上就會悄悄出現一批服飾各樣、不辨來曆,但行止麻利的“禿鷲”部隊。
之所以叫“禿鷲”部隊,因為他們不打仗,專事在廢棄營壘和戰場上,撿拾大軍遺棄的各種各樣的物資。
比如現在。
他們熟練地找到那些大軍紮帳的地方,然後隻是看看土色,然後就取下背上的那種像鏟、像鋤、像鋸、像斧卻又八不像的工具,鼓搗一番變成鋤頭後開始刨挖起來。
不一會兒,隻見越來越大的土坑底下,露出了黃橙橙的豆子、白花花的大米、炒熟的麥子,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物資。
他們麵無表情,很少說話。
隻是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糧食、輜重一點不剩地收集起來,然後裝入隨身帶來的麻袋、羊皮口袋、藤筐、背囊之中,封好口,再裝上等在大道正中的特製馬車上。
然後,揚長而去,消失在山野秋林之間。
這樣的一幕,一直持續發生在大隋軍隊拔營離開之後的營壘之上。
禿鷲,隻吃腐屍,有大自然的“清道夫”之美譽。
禿鷲部隊,就是專門打掃戰場遺留的特殊部隊。
人,物,但不包括死屍。
顯然,為了躲避大隋“遺棄糧秣輜重者死罪”的律令,許多軍兵在深夜的幕帳之中,開始偷偷減負。
他們將自認為不重要的糧食等物資,深埋在帳中土坑之中!
伴隨著行軍的路程越來越遠,行軍一千餘裡的蛙跳戰術風險,開始爆發。
大隋奇軍的最大麻煩,出現了。
給養!
阿布讀到此處,不由大為歎息。
熟讀古今中外戰史的他,知道像廣皇帝這樣,以三十萬之眾,在沒有任何高效的運載手段保證後勤的條件下,行千裡,奔襲敵國王都,成功的幾率實在是寥寥!
翻看戰史,就能明白。
最早成功的,要數大漢驃騎將軍霍去病。他率五萬騎,行兩千餘裡,直搗王庭,封狼居胥,俘敵首無算。
第二次,是曹魏鄧艾以三萬軍,行軍近千裡,出陰平道,抵江油,再搗成都,蜀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