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城,是汲郡的治所。
黎陽倉,以地命名,建於文帝時期。
其地位,異常重要,有“黎陽收,固九州”的說法。
它位於衛州黎陽縣西南大伾山麓,為大隋國家級的運轉官倉。
何謂運轉倉?
就是將富糧地區的糧食,通過漕運運轉到缺糧的地區,而用於中途存儲糧食的倉庫,是為運轉倉。
黎陽、河陽、常平、廣通這四大轉運倉,均設置在戰略位置重要、河道發達、便利運輸的地區。
“凡經過之處,以丁夫遞運。要害之處,置倉場收貯,次第運之,以至京師。”
“運丁得以番休,而不久勞。漕船得以回轉,而不長運。而所漕之粟,亦得以隨宜措注,而或發或留也”。
黎陽附近,水源豐富。
其境內,有黃河、淇水、衛河等河流,水路交通非常發達。
阿布帶著胡圖魯和幾個侍衛,跟著楊玄感的車駕,出來黎陽城向西南方向的大伾山而去。
大伾山是太行山的餘脈,但不是處在崇山峻嶺之中,而是在一望無垠的平原上突起的一座孤峰,非常顯眼。
這山,看著不甚高,但卻孤峰淩雲,山勢奇特,鬆柏蒼鬱,秀麗幽靜,頗有一番崢嶸。
山上,有寺廟、洞閣、摩崖碑刻,顯然是佛道興盛之所在。
黎陽倉,坐落在大伾山北麓的高地上,儼然是一座依山傍水夯築而成的軍事要塞。
阿布放眼目測,感覺此地距離東北方向的黎陽城大約有兩裡的距離,而向西距離永濟渠大約三裡左右。
入城的手續,相當複雜,儘管楊玄感是欽差、還是當今的禮部尚書也不行。
門口的鎮軍校尉,目不斜視,一絲不苟地詳細查驗每個人的過所,然後在出入策帳中一一記錄。
因為阿布是非公派人員,也沒有官方和皇命在身,所以隻能算客進。
客進之人不能帶刀兵,且限人數,還要主官或相當人員的擔保簽字,限時限範圍,還要說明一應來訪的緣由。
顯然,這黎陽倉的主官,和朝廷特派督糧楊玄感是相當過硬的關係,看樣子是嚴格有序,但也就是走個過場。
不僅阿布進去了,就連胡圖魯和其餘幾個衛隊,都被放行,隻是隨身的武器、火種等,卻是要一一登記放在門口值房。
黎陽倉城的城牆非常高大。
高三丈,整體呈長方形,東西寬七百餘尺,南長約一千五百餘尺。
倉城城牆,全為黏土糯米蛋清夯築而成,敲上去有金石之聲。
城牆牆頭大六尺,上多垛堞、望樓、藏兵洞,外有寬達丈餘的護城壕。
而倉城,僅設一門,全是重兵把守,又因為在山頭上,因此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