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侯官,再正規,但其其行事做派都是十足十的特務風範。
怎麼說呢?
概括說,皇帝親信,官位卑微,權力驚人,行動詭秘,皇家鷹犬,通天之能。
最主要的是,除了明麵上大家心知肚明的一些角色,絕大部分侯官的實際身份和其公開身份成迷,外人一無所知。
內候官,有常駐臥底的,也有臨時化裝偵查的。
他們披掛著各種身份,雜亂於府寺間,或查百官疵失,或查民間之亂。
一般情況下,他們會將搜集的證據或情報,上交有司進行處理。
但特殊情況之下,比如收到皇帝直接下令,他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追查、審訊、處理的係統辦法進行處置。
因此,他們具有一套脫離於國家正常監察和司法體係之外的監察權、逮捕權、處置權等權力。
而外候官,自從廣皇帝上台之後,進行了對他們工作範圍的調整和改革。
這一分支,不再負責監察州郡,將其轉交給內候官手裡。
他們的戰場,全麵轉移到周邊國家和民族身上。
其編製和資源投入,也進一步急劇擴大。
突厥、吐穀渾、高句麗、倭奴國、新羅、百濟、琉求、扶南、薩珊等等。都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許多外候官,通過貿易商隊、出訪使團、私逃流民等方式,進入到周圍國家和民族內部。
甚至,還招募了一批有過貿易和使團經曆的本國本地人。
采用的方式,和阿布前世那會兒都差不多。
收買、威脅、感化、培養,等等。
目前,內候官的數量,大約是一千一百人;外候官的數量,約二千四百人。
每一年,皇家內府將會為此付出一筆巨大的費用。
而國庫,則不需為此付出分毫,同時也對此部門的情況,也一無所知。
當然,對於軍中明麵上的斥候、暗探、線人,自然是需要兵部自行承擔費用的。
那麼內候官會不會和國家層麵,特彆是禦史台,在監察職責上相重合和矛盾?
當然有了!
這,全在看皇帝處理政務的智慧和技巧。
皇帝通過候官係統,就是想知道的比自己的官員們,更清楚、更多一些。
你們知道的我早就知道,你們不知道的我知道得很清楚!
這就是權!
而後,才有衡和策!
阿布的時間,被分成了三個部分。
二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兵部衙門履職。
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東宮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