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需要向廣皇帝描述一個國泰民安、欣欣向榮、海晏河清的美好氣象……
這樣,才能算是君明臣賢!
這樣,才能算是江山永固!
這樣,才能算是永葆特權!
……
於是,脫離實際、驕傲無敵的廣皇帝,看到洛陽中熙來攘往的人群,竟然會對敢於講述一些事情的蘇威和蕭瑀,發出這樣的詰問:
“誰說這大隋的老百姓,都去當土匪了?“
”看看,這不是人都很多嗎?!”
……
可現在,事情有點變糟糕。
楊子燦這個初來乍到的愣頭青,竟然一下子就口無遮攔、完完整整地爆出了實情。
而且詳細無比,全是乾貨!
這些數字,也不知道他家夥是怎麼一點一點的彙總起來,又全憑記憶、有零有整的一口報出來的?
真……
政事堂收到過這些數字嗎?
肯定吧,也許吧。
但,誰會關心這些冷冰冰的東西呢?
誰願意聽?
誰愛聽?
有誰願意費心費力的去琢磨、記憶呢?
又不用完完整整的如實上報給那位,那位日理萬機、心力交瘁的皇帝!
也不能說這些貴重近臣,是在欺上瞞下、胡作非為、喪失臣禮。
而是不能,也不願也!
在當時當地,廣皇帝的身體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大問題。
廣皇衰弱的精力,已經無法駕馭他那超凡脫俗、肆意翻飛的欲望。
當一個皇帝的精力和欲望相匹配的時候,他是聖君、明君、大帝!
如年輕時候的嬴政、劉徹、楊堅,甚至是當年的廣!
但是,如果年紀大了的、病了的皇帝呢?
很容易變成一個孤獨、易怒、乖張、固執、殘忍的暴君!
!!!
人,都一樣。
精力駕馭欲望,一切宏偉藍圖解可變為華麗現實!
精力落後欲望,一切天才夢想皆為災難、噩夢!
貼心的、精明的、柔軟的、圓滑的臣子們,異常明白這個道理。
君與臣,相生相克,相輔相成。
孔子說,君君、臣臣。
可又說,君使臣以禮,世事君以忠。
所以,所以……
為了減輕皇帝的壓力、為了不讓他崩潰、為了他心情舒暢、為了……
避免乖張易怒、神經衰弱、精力不濟的皇帝因為聽了真話,招致其對講真話的臣子懷疑、憂慮、不容,那麼說悅耳的話,就成了永葆常青的哲學。
蘇威,因為愛講不悅耳的話,似乎已經被皇帝嫌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