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
互有勝負!
對,十多萬府軍,還有薛世雄這等大將之才率領,結果麵對十幾萬竇建德的匪軍,也沒取得什麼樣說得過去的戰果。
倒是竇建德的匪軍,趁機殘殺了許多不願意加入亂匪的老百姓。
殺人如麻!
他們肆意殘殺沿途不歸順的百姓,卻號稱自己是“替天行道、為民爭命”義軍!
而政府軍呢?
麵對俘虜的那些穿得像叫花子的匪軍,手段也好不到什麼地方去!
官軍如篩,匪軍如篦。
官軍和匪兵一過,看那蒼茫大地,真乾淨!
隋剿匪官軍越打越弱,倒是造反匪軍越打越強!
這,就是大隋現在的一種血淋淋的現實。
剿匪和反剿匪,最倒黴的社會力量是誰?
商人!
大隋的商人,有胡商、內商。
他們的商路,主要有三。
陸路,水陸,沙路。
哪一種路,隻要被斷了,商人的活路也就斷了。
當商路一斷,物流便會斷絕,東西南北的物資交流也就斷了!
物資一斷,原本一些嚴重依賴某些區域供應的物品,就會飛漲、斷供。
大隋運往外邦的物資,有茶葉、絲綢、布匹、瓷器、書籍等。
外邦運往大隋的物資,有馬牛、香料、珠寶、樂器、奴隸等。
南方運往北方的物資,有稻米、絲綢、茶葉、糖、竹、木、漆等。
北方運往南方的物資,有小麥、粟米、鬆木、皮貨、石炭、酒等。
這之中,有的東西一旦斷絕,就會異常致命,比如說糧食!
這個時代,北方還是需要大量來自南方的稻米,以彌補北方小麥、粟穀產量造成的食用缺口。
畢竟,這時期已經成熟的一日三餐用餐習慣,意味著糧食消耗的成倍的增加。
現在,大運河上運送最多、也最重要的物資,就是南方來的糧食和布帛。
而它們的主要載具,就是官方的漕船,商人的商船。
隋通船運,屬於後者。
虎視眈眈的造反者,會輕易放過運河這快大肥肉嗎?
當然不會。
襲擊和截斷運河,不僅能打擊官府士氣和民間經濟,而且還能搶得大量的漕糧和物資。
然而,搶運河漕運衙門嘴裡的東西,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其便利和高效,大隋朝廷異常重視運河漕運安全。
民部的度支司,都水監的舟楫司、河渠署,兵部的護漕司,地方的郡守、通守、郡丞、縣令等,都參與了運河的管理和保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