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宮內,夜色如墨,燭火微微搖曳,映照出武則天堅定的麵龐。經過一係列邊疆和朝廷的重整,她深知,此時的平靜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寧靜。大唐內外仍有許多潛藏的危機未能化解,而吐蕃軍隊在邊境的騷擾僅僅是外部威脅的冰山一角。
上官婉兒匆匆步入大殿,雙手呈上一份加急密報,聲音低沉而嚴肅:“娘娘,這是邊疆傳來的新情報,敵軍已經改變了進攻方向,意圖襲擊我軍後方的補給線。”
武則天接過密報,眉頭微微蹙起,隨即喚道:“召張嘉貞、狄仁傑、李君羨速來見我。”
上官婉兒領命而去,武則天走至地圖前,手指輕輕點在大唐邊境線上的幾個關鍵節點,思索著敵軍的意圖。她知道,敵軍的每一個行動背後都有其深層的戰略考量。此次突然轉移目標,意在削弱大唐的後勤供給,從而令前線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不久,幾位重臣齊聚承天宮。張嘉貞神色凝重,狄仁傑眼中精光四射,李君羨則是身披戎裝,顯得格外剛毅。他們在武則天麵前一字排開,等待她的命令。
武則天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開口道:“敵軍意圖襲擊我軍後方補給線,張嘉貞,你負責繼續調集糧草,務必確保後勤補給不受乾擾;李君羨,你立刻製定防禦計劃,保護後勤運輸隊,避免敵軍偷襲。狄卿,暗中派遣探子,務必查明敵軍的真正動向以及他們是否有內應。”
張嘉貞拱手領命,肅然道:“娘娘放心,臣一定會確保糧草充足,絕不讓前線將士缺衣少食。”
李君羨隨即出列,躬身道:“末將定會立刻派遣一支精銳部隊,沿補給線進行巡防,務必保護後方不受敵擾。”
狄仁傑沉吟片刻,開口說道:“娘娘,敵軍如此轉變戰術,恐怕是有人為他們提供了內部情報。臣會立刻徹查,看看京中是否有官員暗中與吐蕃勾結。”
武則天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冷厲:“不錯,敵軍的動向異常,恐怕有內奸。狄卿,你務必查清楚,任何勾結外敵者,絕不能放過!”
眾人領命退下,承天宮內再次陷入沉寂。武則天走到宮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遠望著長安城的萬家燈火。此時已是深夜,但她的心中卻毫無睡意。她知道,大唐的安定與未來係於她的手中,而任何敵人的挑釁都絕不會動搖她的決心。
與此同時,邊疆之地,李君羨正帶領將領們製定防禦計劃。他站在一張巨大的沙盤前,目光如炬,手指在地圖上劃出幾道線條:“敵軍的目標顯然是我們的補給線,因此我們必須在這幾處節點設立重兵,防止他們的偷襲。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設置陷阱,引誘敵軍進入伏擊圈,一舉重創他們。”
一名年輕的副將上前一步,抱拳道:“將軍,末將願意率部前往最危險的地段,確保補給線的安全!”
李君羨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露出欣賞之色:“好,有你們這樣的勇士,我李君羨深感欣慰。但切記不可輕敵,敵軍狡詐,務必穩紮穩打,保住我們的優勢。”
副將鏗鏘有力地應道:“末將定不負將軍所托!”
夜色籠罩下的邊疆,風沙肆虐,李君羨站在高處遠眺,心中明白,眼前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無數百姓的希望。為了大唐的安寧,他絕不會讓敵軍得逞。
而在長安城內,狄仁傑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調查。他召集了大理寺的得力乾將,詳細分析最近的情報,仔細排查每一個可疑的官員和線索。他明白,這些內應若不徹底肅清,邊疆的戰事就會永遠存在隱患。
狄仁傑帶領著密探們走訪京中的一些權貴府邸,連夜審問幾個可疑的人物。最終,一名與吐蕃有密切來往的商賈被鎖定。狄仁傑將他帶至大理寺,親自審訊。
“你與吐蕃的聯係究竟為何?又是誰在朝中給你通風報信?”狄仁傑目光犀利,聲音如刀般冰冷。
那商賈麵色慘白,額頭滲出冷汗,支支吾吾地說道:“大人饒命,小人隻是受人所托,不敢違抗啊……那人是禦史台的高大人,他逼我將邊疆的消息傳遞出去,否則就要置我於死地……”
狄仁傑聞言,眼中寒光一閃:“禦史台的高大人?好一個朝中蛀蟲!”
他立刻將此事稟報武則天。武則天接到密報,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徹查禦史台,任何與高大人有勾連之人,一並捉拿。
次日,禦史台內,禁軍衝入,將那位高大人及其黨羽儘數緝拿,整個長安城一時人心惶惶。武則天親自坐鎮大理寺,主持審訊,她的眼中透出無儘的威嚴:“你們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竟敢勾結外敵,危害我大唐江山。今日,朕要讓你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高大人被押至大殿之上,麵如死灰,渾身顫抖,他知道自己罪行深重,已無任何僥幸可言。他磕頭求饒,但武則天的心如鐵石,冷冷道:“來人,將他拖下去,斬立決!”
隨著武則天的一聲令下,高大人被拖出大殿,整個承天宮內的氣氛壓抑至極,眾臣無不感到心驚膽寒。他們深知,女皇的決心無人可以撼動,而她的威嚴更是不容挑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