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連他自己都已經很久沒有看過春晚了。
在記憶深處,隻有在他很小的時候才會充滿期待和興奮地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晚的開播。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
就在他離開的前幾年,就連孤兒院的小朋友們也已經對春晚失去了興趣。
他們不再主動守候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而是需要孤兒院強製組織才能一起觀看。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觀看春晚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看小品尋找歡樂。
二是欣賞歌曲。
實際上,春晚上的許多歌曲並不能引起廣大觀眾的興趣。
一旦進入歌唱環節,大部分觀眾要麼選擇切換頻道,要麼拿起手機開始玩耍。
畢竟,一首歌很難滿足所有年齡段觀眾的喜好,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那麼舞蹈表演呢?
那玩意更沒人看了。
隻有當小品節目開始時,大家才會再次聚集在電視機前。
以前林清河最期待的就是春晚中的小品,因為那些幽默風趣的表演總是能讓整個孤兒院充滿歡聲笑語。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娛樂方式。
原本習慣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的觀眾們紛紛轉向了手機和短視頻平台等新的娛樂渠道。
這樣一來,春晚的觀看人數逐年減少,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現在,很多包袱或搞笑的段子在手機上、短視頻上就能輕鬆獲取。
而且這些段子更新速度快,隨時都有新鮮的內容可供欣賞。
相比之下,春晚的節目往往需要提前準備,時間和空間的限製使得其創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此外,由於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傳播速度加快。
春晚上的很多作品中的包袱可能已經被網友們在互聯網上看過無數次,缺乏新鮮感。
這導致春晚的口碑持續下降,觀眾對春晚的期待值也逐漸降低,進而導致觀看人數的進一步減少。
再回想剛才看到的這些節目。
雖然今天是第一次彩排,並沒有使用全道具,也沒有更換服裝和帶妝。
但是大致的劇情,林清河還是看的一清二楚的。
綜合下來,隻能說中規中矩了。
看著蕭副導期待的眼神,林清河隻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年輕化,其實春晚目前的困境和戲曲相差無異。
目前還能守在電視前看春晚的絕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居多。
而對於年輕人,彆說看春晚,就連電視他們平時都不怎麼看,甚至很多年輕人家裡都不買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