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尋歡的想法很美好。
隻可惜,這皇位可不是他想要就要,想不要就不要的。
熙寧帝一開始,還以為這小子終於上進了。
得知他是打算讓自己將來立皇太孫時。
熙寧帝的火氣一下子就冒上來了。
莊稼漢的本事,哪怕在做了皇帝之後都不弱分毫,三兩下就把自認為輕功小成的朱尋歡抓了回來,叫他又過了一把兒時的癮。
“你當我大明的儲君之位是什麼,還傳給皇太孫!”
“朕讓你去書院,結果你就這般不學無術!”
這父子倆一個打,一個挨。
熙寧帝控製住力度,而後找了由頭,讓人把皇長子給帶了下去。
再晚些,熙寧帝主動到太極宮去,與已經頤養天年的太上皇談心。
這江山之事沒能難住他。
倒是自家竟然還出了一個浪子。
真要按他所說,皇位直接越過皇子,傳到孫輩,難道將來朱尋歡自己就能討得好?
熙寧帝自己就是這麼過來的。
他一路上看著順風順水。
但大明開國至今,已經傳承到第三代了,皇族內部可沒有表麵上看到的那麼和諧。
熙寧帝當太子的時候,也曾遇到過各種明裡暗裡的風波與手段。
隻是早在萌芽中就被化解了。
他可以這樣看似順風順水走到今天。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得了太上皇的信重,而且背靠農院和師父許退,是貨真價實的大賢弟子。
否則,一旦熙寧帝倒在了太子的那一步。
大明的皇位落到彆人身上。
他的處境不見得會有多好,落得終生圈禁的下場都是輕的。
同樣的道理——
如果皇位的長幼傳承,在朱尋歡這裡亂了套,倒黴的將不止他一人。
換而言之。
唯有朱尋歡即位,徹底斷絕其他人對皇位的覬覦,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在熙寧帝看來。
這不僅是朱尋歡的榮寵,同樣也是一種擔當。
結果,他竟然想撂挑子不乾。
這才是熙寧帝最憤怒的。
相比之下,太上皇得知了事情的始末,神情不見喜怒。
這種事情他又不是沒見過。
自家小妹玉致,當初不就是被師伯收為徒弟,然後父皇與母後就徹底放手了對她的管束。
不論是到了年紀不嫁人,亦或是獨自闖蕩江湖,直至支流漠北迎擊鼠患。
最後父皇油儘燈枯的時候她也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