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潘榮隻是恢複了爵位,可以站在朝堂上說話,但無任何實權。
因此,當他說出北伐燕國的話後,無一人出聲附和,他們的目光都隱隱落在站於群臣之首的藺道昭身上。
果不其然,藺道昭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國主,太後,燕國的老皇帝雖然死了,可新上位的皇帝高晟,他當了十九年的燕太子,相當於半個皇帝,此人的能力和威望不亞其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要超過他的父親。”
“再者,燕國剛剛收複了燕雲十六州和遼東之地,他們現在是得勝之師,銳氣正盛,所以,現在絕不是我朝北伐的好時機,請陛下,太後,三思!”
藺道昭此言一出,立刻就得到了眾多臣子的認同,這些人隨聲附和道:
“請陛下,太後,三思!”
這一下子,朝堂上一大半的臣子都站在了藺道昭一邊,哪怕剩下的一小部分臣子沒有出言附和,也隻是站在那裡一言不發。
見此一幕,小國主李鄂和太後潘氏的臉色微微有些變化,卻又迅速收斂起來。
潘榮見狀,又說道:
“定國公,照你這麼說,我們就應該看著燕國一步步做大,直到我楚國被燕國吞並麼?!”
說到這裡,潘榮忽然淚如雨下,義憤填膺的說道:
“若是如此,我寧願死在北伐的路上,也不願坐在這裡等死!”
聞聽此言,藺道昭不禁在內心深處翻了個白眼,如今楚國落入這般田地,他潘榮占據了很大的功勞,如今竟然還在這裡惺惺作態,奢談為國,真是讓人惡心。
不過,藺道昭還是和顏悅色的說道:
“潘大人此言,公忠體國,讓人敬佩,可是北伐所依仗的不是一腔孤勇,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缺一不可。”
“如今燕國勢大,已經占儘了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又怎能輕舉妄動。”
言及此處,藺道昭回頭看向潘榮,微眯雙眼,沉聲說道:
“再者,我朝自長江渡口一戰後,楚軍精銳喪失殆儘,後來,又與燕國發生國戰,極大的消耗了我朝的國力,如今,我們沒有北伐燕國的實力。”
此話一出,殿內所有臣子都不約而同的看向潘榮。
要知道,當年若不是潘榮蠱惑聖上,李烈又怎會臨陣換將,讓潘榮領兵北上,最終十萬楚國兒郎都死在了長江渡口,燕國也趁機對楚國發動國戰,險些滅了楚國。
可以說,楚國如今的局麵,潘榮這個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潘榮見周圍的臣子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也不禁老臉一紅,羞愧不已,他也是人,也要臉,於是他伸出手指向藺道昭,惱羞成怒的喊道:
“藺道昭!你……”
還沒等他說完,潘太後便出言斥責道:
“好了!”
“你給我住嘴吧!”
聞聽此言,潘榮不情不願的閉上了嘴,繼而惡狠狠的看了一眼藺道昭。
而藺道昭絲毫沒把他放在眼裡,就這樣平靜的站在那裡。
喜歡大燕宮廷請大家收藏:大燕宮廷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