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馬異的話,張羽一臉驚訝的問道:
“你認識他們?”
馬異拱手說道:
“如果您沒把名字說錯的話,他們應該是下官的故人。”
張羽疑惑的說道:
“你和他們有交情?”
馬異微微頷首,回答道:
“當初我領著一部分馬家人在蜀地安居下來,也認識了不少蜀地官員,這三人出身貧寒,未入仕之前,下官曾經資助過他們,所以算是有些交情。”
張羽急忙抓住馬異的肩膀,略帶興奮的問道:
“那你能說服他們投降大燕麼?”
馬異先是麵色為難的猶豫了一會,然後重重的點頭說道:
“若是岐國公真的打算走蜀道,下官願意嘗試說服他們投降我大燕。”
張羽連連點頭,說道:
“好!好!好!”
“不過走蜀道不是一件小事,應該和英國公商議一番。”
馬異微微搖頭,沉吟道:
“如今前方戰事正酣,大將軍根本就不可能回來商議這件事,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聞言,張羽緊皺眉頭,沉思片刻後,他擺手說道:
“馬大人,你先回去吧,讓我好好想一下,最遲到今夜,我給你一個答複。”
馬異微微點頭,拱手說道:
“好吧!”
“那下官就先行告退!”
說罷,馬異就緩緩退出營帳,隻留下張羽一個人陷入了沉思。
在張羽看來,如今蜀軍集結於川北關,蜀都防衛空虛,若蜀道的情況真如馬異說的那樣,走蜀道,確實是滅蜀最好的機會,可前方戰事膠著,他張羽若是私自調動守備軍,實在是不合規製,這與謀反無異。
可若是不出兵,就這麼等著,張羽又實在是不甘心,所以他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與張羽的糾結不同,馬異則是閒庭信步的回到自己的營帳,悠閒地看起書來。
見狀,他的兒子問道:
“父親,你就不擔心張羽最後拒絕你的提議?”
馬異微微搖頭,泰然自若的說道:
“因為他是聰明人,所以他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
直至亥時,天色昏暗,月明星稀。
張羽終於做出了最後的選擇,隻見他眼神一橫,然後找來一副紙筆,行雲流水一般的寫了一封信,然後開始叫人。
“胡大愚!胡大愚!”
這時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闖進了營帳之中,此人正是胡大愚。
話說之前他一直擔任張羽的副將,後來在東京巡防營任職,本來張羽是沒打算帶他來的,是他自己非要跟著張羽一起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本就是個粗人,在東京城待得時間長了,都忘了血是什麼味道了。
於是張羽就帶著他一起來了前線,他依舊擔任張羽的副將。
胡大愚進帳後,立即對張羽抱拳說道:
“張將軍,你有什麼吩咐?”
張羽將寫好的信遞給他,並囑咐道:
“你讓信使把這封信送給英國公,記住,一定要快!”
胡大愚接過信件,沒有廢話,急忙跑出營帳。
張羽做完這些事情後,也走出了營帳,朝馬異的營帳走去。
此時的馬異也沒有睡覺,而是靜靜的坐在營帳中,就等著張羽來找他。
不多時,馬異的營帳被緩緩打開,張羽走了進來。
見狀,馬異微微露出笑顏,然後拱手行禮道:
“下官見過岐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