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無垠的太空中,“萊克星頓”號飛船成功脫離地球軌道,即將開啟人工蟲洞。
原本托尼·斯塔克考慮過是否要向這個世界的美利堅提供突破空間的技術,可一想如果不提供,飛船即使一直以亞光速飛行也要五六年才能抵達半人馬座星係,來回一趟就得十幾年。
雖然對於九十年代的技術而言,“亞光速飛行”已是翻天覆地的突破,可來回時間太長,他未必能活到看見結果的那一天。
托尼相信無論林浩還是“oaa”都不想耗費太多無用的時間,與其讓林浩再次偷偷出手,不如將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有了人工製造蟲洞的技術,飛船隻需花幾個小時就能跨越422光年,從地球到“新美利堅”的旅途時間比乘坐航班從東海岸飛到西海岸更短。
“人工蟲洞技術”與“空間跳躍技術”不同,前者是在三維空間內打開一條連接兩點的短途通道,從而縮短距離,後者是直接折疊空間,產生與傳送門相同的效果。
換句話說,開了“人工蟲洞”後依然要飛一段距離,隻是比正常距離短許多倍,“空間跳躍”卻可以瞬間抵達。
還是同樣的原因,托尼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技術優勢。
何況,“人工蟲洞”目前尚有一些不成熟的理論支持,折疊空間卻隻出現在科幻作品裡。
超出半步是天才,超出好幾步隻會被當成怪物,引發恐懼和不安。
托尼很好的把握著分寸。
開啟“人工蟲洞”之前,托尼趁飛船懸浮在近地軌道的時間偷偷命令賈維斯開啟飛船上的高清攝像頭,仔細掃描華夏大地上的情況。
這艘飛船由托尼親手製造,自然沒人比他更清楚飛船上的功能和配置,由內到外、從硬件到軟件,托尼留了數不清的後手。
雖然美利堅的技術人員全程參與了飛船製造過程,甚至對每一個零件進行過全方位的檢查,也徹底消化了製造工藝,可如果連這幫九十年代的家夥都瞞不住,托尼哪有自信充當資本社會的審判者?
隻要托尼有需要,他可以瞬間接管整艘飛船,五角大樓派來的空軍精英們什麼都做不了。
飛船上的其他船員都以為控製著“萊克星頓號”的係統是一個初級的人工智能,實則全由賈維斯一手掌控。
“先生,與之前對比沒有發現明顯的高科技痕跡,但也有可能進行過偽裝。”
托尼的隱形眼鏡上迅速滑過賈維斯掃描到的畫麵,重點觀察幾個重要地區的外貌變化,結果還是沒能發現新建大型工業區的跡象。
“他到底在乾什麼啊!”托尼實在想不通林浩這幾年為什麼無動於衷。
一座能夠建造宇宙飛船的工業基地絕不可能悄無聲息的出現,因為九十年代的工業基礎過於落後,哪怕不缺技術指導,也需要集中大量優秀人才和高級技術工人去落實技術,從零開始將工廠搭建出來。
托尼在美利堅都花了三四年時間大興土木,林浩如果想幫自己的國家進行相同的操作勢必要耗費更多時間,造成的動靜隻會更大,不可能毫無聲息。
因為九十年代的華夏比美利堅落後,技術水平、工藝水平、高級技工數量都比不上美利堅,要再經曆二十年的積累才能後來居上。
當然,全靠林浩一個人動手,不斷改進機床和自動生產線,以林浩的能力倒也足夠將製造宇宙飛船的自動工廠一步步攢出來。
但這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資源,更龐大的資金。
托尼能在“金三角”偷偷搞出自己的工廠,是因為他“損公肥私”、“中飽私囊”,利用賈維斯篡改損耗,又利用複雜的操作瞞過美利堅海關和物流係統,借助各種手段才把半成品原料走私出去,節省了加工原料的大量時間。
他利用了美利堅上下迫切需要製造宇宙飛船的心情,狠狠宰了美利堅財團一刀,這才能完成自己的原始積累。
林浩如果不幫助自己的國家開啟飛船製造這項大工程,以他現在掌握的幾座小工廠,根本沒可能接觸到如此龐大的資源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