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就是現在的甘肅省張掖市,傳說那裡有一顆女媧補天剩餘的石頭,是一顆神石。
古浪縣在隋朝時叫做昌鬆縣,那時的洪池穀就是今天古浪峽的位置,洪池穀與黃羊川相連,黃羊川又接著石門峽,那裡秋季往往洪水泛濫,造成不小的自然災害,而在春夏之時又常常缺水,非常乾旱,那裡的人們希望能堵住石門峽,在這裡堵住洪水,又能蓄水進而保障春夏用水,結果這些人們的心聲被一個過路的神仙聽到了,於是就找到了甘州那顆女媧補天剩餘的石頭,將它搬來這裡,堵在了石門峽。
《新唐書太宗記》裡也有記載,貞觀十七年,涼州刺史李襲譽上書,昌鬆縣洪池穀天降瑞石,上有“太平天子李世民,千歲太子李治”等字。一時轟動朝堂,唐太宗以為天有成命,下詔立晉王李治為太子,赦涼州。
這顆天降瑞石就是民間流傳的甘州石,曾被一名道士看見,飛到古浪峽後墜地不行,從此就堵在了那裡。
而在民間傳說中,甘州石又名“催生石”,不孕不育或者難產的婦女,隻要摸一摸這顆石頭,進行祈禱,就能順利生產。
同時又被傳為“釀酒石”,因為此石擁有溫厚的神性,將石屑“沈入酒中,既變佳釀。”
同時,此石又與本地另一個抓山鳥的故事有關聯,相傳古浪峽裡有座鐵櫃山,山頂棲息著一隻爪如鐵鉤、力博雲天的大鳥,每到閏年閏月的三十晚上,大鳥便騰空而起,將鐵櫃山抓起,然後古浪峽的巨石就會滾來,支在山下。這時就能看見,鐵櫃山下有十三盤金磨銀碾,由六頭黃牛七匹白馬拉著,金磨上磨的是金豆子,銀碾上碾的是銀葉子。
這就是抓山鳥和支山石的傳說,也是後來經典童話故事《金瓜和銀豆》的藍本,這裡的支山石也就是甘州石的另一傳說。
這就是古浪峽中甘州石的來曆。
蔡小白將自己所知一五一十講了出來。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沒人知道真假,而在修道界的傳聞中,曾經有一位高僧遇到甘州石,於是點化了它,結果這塊石頭生出了石魂,石魂能夠保佑這方百姓,比如催生石這樣的傳聞,就是石魂幫助難產者分娩。而在曆史長河中,由於古浪峽地處要害,乃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有無數戰役曾在那裡打響,包括涼州都督郭元震築和戎城,與吐蕃決戰,死傷數萬人;楊滿堂與西夏守兵激戰,幾乎全軍覆沒,整個楊家將都葬在那裡;元末農民起義,又將那裡變成一片廢墟;萬曆二十六年,甘肅巡撫田樂,武威總兵達雲等人率兵數萬,趕走了蒙古統治者阿赤兔;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部將賀錦率兵西征,攻克古浪;光緒年間,甘肅回民起風清運動,古浪縣城又遭血洗;包括紅軍長征時,西路軍浴血戰古浪,又是數萬人的冤魂在這一帶被屠。”
“而有趣的是,甘州石的石魂居然能超度亡魂,古浪峽曆經無數次血戰,這裡的冤魂卻被甘州石石魂全部超度,去地府投胎,這一點修道界記載的很清楚,不光如此,石魂還經常出手,救下附近陷入危機的人命。”
“我聽得最多的一次,那是1993年五月五日,整個河西走廊上刮起了曆史性的黑風暴,據說那場黑風暴非常恐怖,來臨的時候正是學校放學的時候,突然間,黑風肆虐,黑浪翻騰,白天裡伸手不見五指,放學回家的學生手拉手,以免走失,結果卻被黑風全部刮飛。黑風暴的風力比台風更大,樹木被折斷,車輛被吹跑,幾百米高的黑風暴瞬間將古浪縣及周邊地帶吞沒,宛如世界末日一般。”
“僅僅四個小時,黑風暴在金昌、武威、古浪縣就造成了85人死亡,31人失蹤,殘暴的自然災害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我師父在那一帶辦案,途經古浪峽,他來的時候黑風暴的主要威力已經過去了,就想著救助一下受災的群眾,結果就遇到在古浪峽逃過一劫的幾位當地村民。村民們告訴我師父,是甘州石上飄出一個影子把他們在黑風暴中救下了,所以他們就拜在甘州石前致謝。我師父當時就猜想,肯定是傳說中的石魂出手,在黑風暴中救下了這些村民,但當他觀察甘州石的時候,這裡卻平靜無比,沒有一絲不正常,而他試圖聯係石魂,無論怎麼嘗試都沒有結果。”
“其實,自從有了石魂的傳說後,曆代都有不少大能探查甘州石,企圖收走石魂,據為己有,但沒人成功過,石魂仿佛並未居住在甘州石裡,而是在附近飄蕩,龍堂不少高手都曾想收服石魂,但至今依然沒人成功,石魂依然會偶然出現,幫助附近的居民。”
“後來,當地有關部門作妖,花費500萬(又說1300萬)從上海請了一家搬運公司,高舉旗幟,打著標語,警車開道,將四百噸的甘州石花費四個小時從古浪峽搬運到了古浪縣城。官員們請來了許多風水師,幾步一拜,圖個石來運轉的名頭,折騰了一番後,將甘州石放置於古浪縣城北邊金三角廣場內,供人們參觀,譽為城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