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張營長,紅磚樓紗廠和糧倉,就給你守!”
陳望哈哈笑道:
“我們的戰術固然是誘敵深入,節節阻擊,但整個防禦體係的核心樞紐,必須守住,才能掌握主動權。
我將整個鎮子劃分成這麼多個區域,每個區域都做出了不同的部署。
其實目的就是:日軍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我們都能進行有效攔截,從各處打擊。”
他頓了頓,繼續道:
“我會在每個防禦區布置輕機槍和擲彈筒的機動隊,掩護在主乾道兩側的建築中安置的重機槍,反坦克炮火力。
這樣,日軍的裝甲部隊和步兵在進攻時,必然會遭遇我們的交叉火力。
尤其是反坦克炮的部署,我們要選擇那些日軍不容易察覺,難以迅速攻擊的位置。”
陳望隨即抬手指著鎮子中的幾個關鍵位置,如是說道:
“我打算把反坦克炮布置在那個,那個,那個,還有那個點位上,充分利用建築的遮擋和街道的掩護。
一旦日軍的坦克進入我們的射程,就立刻打擊。
鬼子追的那麼快,又隻有一個大隊,重炮必定不會帶著,坦克就是他們威力最大,對咱們威脅也最大的武器。
其他的事情你們去辦,我要把精力放在部署反坦克炮上。”
張振東順著陳望的手指看向鎮子那幾個地方,忍不住問道:
“旅長,這些點位你不需要現場勘察,就能確定它們可以打出交叉火力?。”
陳望微微一笑,繼續解釋:
“這些位置是我根據街道和建築布局推斷出來的,應該八九不離十了,等會具體部署的時候,肯定是還需要調整的。
但我非常熟悉日軍的戰術和進攻習慣,日軍的裝甲部隊戰術相當保守,不能輕易改變進攻路線,他們的進攻習慣我們可以利用。”
這個時候,董學武忽然舉手,提出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可陳旅長,反坦克炮威力有限,這樣分散布防恐怕會導致力量分散,無法有效打擊日軍的坦克戰車。”
他在此前的戰鬥中,已經吃過了反坦克炮的虧,這玩意能對付坦克,但是有時候兩三炮都不一定見效。
陳望點了點頭,讚賞道:
“你說得對,對付坦克,單單靠這幾門炮,還是不成的。
這便是我剛剛所說的整體戰略:紅磚樓和糧倉附近,是我們防禦的核心,其他位置是用來遲滯和消耗敵人的。
坦克的行動,一定需要步兵的掩護,那咱們就以反坦克炮為誘餌,引鬼子步兵來攻,消耗鬼子的掩護力量。”
這句話雖然好像是軍事常識,但所謂的德械師,中央軍們,還真的是吃過了大虧才知道的。
國軍為數不多的坦克,就是因為缺少步兵的掩護,卻都被小鬼子輕而易舉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