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站在陣前指揮部的觀測窗口前,麵色沉靜,眼神銳利。
他通過係統的俯瞰視野,正在注視著戰場中的一切動向。
此時,戰局因為日軍的負隅頑抗,進入了膠著狀態。
山田聯隊憑借著堅固的防禦工事以及強大的火力,牢牢守住了陣地。
胡璉和董學武兩個旅的主力,幾次發起猛攻,圍攻山田聯隊的防線,均未能取得突破。
他們的每一次衝鋒,都會遭到日軍強大的機槍火力阻擊,傷亡十分慘重。
指揮所內,各部隊的電台報告接連不斷地傳來,前線的彙報讓所有人都感到心中一陣沉重。
董學武在電報中道:
“我部已組織三次衝鋒,均未取得突破。鬼子的火力實在太強,兄弟們的士氣開始受到了影響!”
陳望沒有立即回應,他的目光緊盯著桌上的地圖,思索著眼前的局勢。
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條壕溝、每一座碉堡,經過前線士兵的視野,都在他腦中的係統界麵,形成了一幅立體圖。
他通過係統提供的俯瞰視野,實時觀察著整個戰場的變化。
山田聯隊的防線部署,自然也在其中,特彆是國軍將士幾次衝到了兩百米內。
日軍的火力雖然強大,陣地看似牢不可破,但任何防禦都有其弱點。
陳望很快就通過士兵的視野,注意到了位於日軍陣地東側的一棟矮樓。
隨著百餘名日軍撤出陣地,係統視野中,矮樓裡麵的亮點迅速減少,那裡也就成了當前日軍火力網最薄弱的地方。
陳望瞬間回憶起前線傳來的報告:
董學武剛剛在那裡發動了三次衝鋒,但都未能突破,隨即放棄繼續進攻。
而山田見狀,為了加強其他方向的防守,直接悄悄調走了這個區域的半數兵力。
日軍現在兵力不夠,隻能拆東牆,補西牆。
這是防禦一方,必須麵臨的兵力分散難題。
此時此刻,那裡隻有不到一個中隊的日軍在防守。
顯然,這裡已經是日軍整個防線上,最薄弱的地方!
這也不怪山田鬼子。
若是陳望沒有俯瞰視野,甚至沒有係統在俯瞰視野中,將看不見的敵人,顯示為亮點的功能,他還真的無法做出判斷。
陳望的眼中閃過一絲欣喜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揚起一個愉悅的弧度。
身為進攻一方,他擁有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集中突破,形成巨大的局部兵力優勢。
日軍雖強,但兵力分散,一旦讓他找到合適的突破口,便能迅速撕裂敵人的防線。
陳望立刻對身旁的電報員吩咐道:
“告訴胡副師長,立刻調集至少兩個營的兵力,準備對鬼子東麵的矮樓陣地,發起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