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這人太過自負,誰也不放在眼裡。
在他看來,陳望都能打贏日軍,自己必定也能。
因此,白禧理所應當認為:陳望的任務隻是穩住陣地,為他的桂軍爭取時間。
至於陳望這些所謂的勝利,也隻是他個人輝煌的前奏罷了。
羅英稍稍調整了語氣,繼續說道:
“陳望的確能撐住幾天,但他也有自己的戰略,他並不打算固守到底。
他的計劃是,在守住五到七天後,率領一部分軍隊,金蟬脫殼,秘密迂回到日軍側翼,提前發動突襲,打鬼子一個措手不及。
到那時候,鬼子必定猝不及防,誤以為我軍主力在側翼。
而48軍和第7軍應該也趕到戰場了,可以趁機從廣福鎮發起進攻,一舉重創鬼子。”
白禧聽了這番話,略微皺了皺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滿和輕視。
他語氣中帶上了幾分冷意,說道:
“哦?陳望也想反擊?倒是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
但隨即就話鋒一轉,語氣輕佻道:
“不過,我可是接到情報,說鬼子這次派去進攻廣福鎮一線的是第九師團,陳望那小子有信心能打得過第九師團?
他手上你直接指揮的,可隻有一個師的兵力,難道連陣地都打算放棄了,他真有把握能成功反擊鬼子?”
白禧的話裡帶著明晃晃的質疑,在他看來,反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駕馭的戰術,尤其是陳望這種手下兵力不多的師長。
就連他自己敢做出發動反擊的決定,也是因為仰仗麾下即將到達的兩支“鋼軍”。
畢竟,桂軍的戰鬥力與中央軍精銳交手都是不虛的,因此中央軍打不過的鬼子,他可不一定打不過。
而那個傳聞中,神乎其神的陳望,到底是中央軍。
因此,在他看來,就算陳望手下的兵能打一點,他們也不一定就有能力正麵擊敗日軍的精銳師團。
羅英看得出來白禧對陳望的輕視,但他對此嗤之以鼻,十分看不慣對方的自命不凡。
他很清楚,陳望所取得的諸多戰績,絕不是僅僅靠運氣,或依賴援軍的力量就能打出來的。
羅英看向白禧的目光堅定,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動聲色的反駁:
“白總參謀,陳望的本事我是了解的,他的能力都是在戰場上一步步拚殺出來的,可不是靠臆想的。”
這句話的諷刺意味不可謂不強,有點心思的人都聽得出來他這是在暗指白禧過於自負,還沒打呢,就已經臆想自己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