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晚晴的眼裡閃著激動,她迅速調整好了情緒,緊接著繼續問道:
“法肯豪森將軍高度評價了您的閃擊戰術,認為這是步兵作戰的一種巔峰方式。
陳將軍,您怎麼看待閃擊戰術?是否計劃在今後的戰鬥中繼續采用?”
陳望微微頷首,語氣平緩道:
“閃擊戰術確實在廣福鎮一戰中發揮了奇效,但每個戰場形勢不同,並非任何情況都適合。
閃擊戰重在出其不意、速戰速決,需要對敵軍布防和後勤進行精準的分析與打擊。
而未來的戰鬥中,仍然要因地製宜,靈活應對。”
聞言,法肯豪森眼中的欣賞之色愈加濃烈,他輕輕點頭,讚同道:
“陳將軍的戰術非常靈活,甚至與我們德意誌軍隊的某些理念不謀而合。”
法肯豪森的這一評價可以說是非常之高了,他落在陳望身上的目光中,除了欣賞之外,還有思考。
眼前這個年輕的華夏師長,讓他很是耳目一新,甚至可以說刮目相看。
在軍事理論上,法肯豪森從未在東方遇見過這樣一位擁有極高天賦和判斷力的年輕將領,且還充滿靈活的應變意識,就好像早就身經百戰了一般。
這一刻,身為德意誌的名將的他竟開始認為,或許東方的戰場正悄然孕育出不亞於西方的軍事天才。
法肯豪森的目光微微一動,他隨即沉聲問道:
“陳將軍,我注意到您在夜間集中了全部兵力,最終從日軍的陣線中撕開了口子,這一戰術可謂是極具大膽。
但如此推進,您就不怕側翼會因此不穩嗎?這可是兵家大忌啊。”
此言一出,現場氣氛頓時微妙地緊繃了起來。
顧同、朱良等人也在靜默而聽,甚至有些驚訝於法肯豪森竟會如此認真。
他們要求對方來,其實更多的是為了進一步疏通和德意誌的關係。
畢竟,德意誌其實根本不在官方層麵,承認與華夏的合作。
而法肯豪森的這一質疑雖然客氣,但卻不容忽視。
他顯然是認為國軍夜襲的進攻速度雖快,但兵力都集中在一點,風險太大,稍有不慎便會腹背受敵。
但陳望卻麵不改色,仿佛這個問題對他來說不過是“敵我對抗”的常見一環。
他鎮定地回應道:
“隻要我的部隊推進得夠快,日軍就永遠打不到我的側翼。”陳望的語調平靜,卻擲地有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