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爭的持續推進,華北的局勢愈加嚴峻,日軍在東線的行動,也隨即變得頻繁。
原本駐守在濟南一帶的第九師團,首先分兵向濟寧一帶推進,意圖鞏固第十師團的後方,防止國軍迂回突襲。
而第十師團則是全力南下,很快就攻占了藤縣,目標直指台兒莊。
與此同時,國軍東線的防守也在緊急加強。
張治忠率領的第59軍,已經完成了在臨沂外圍的陣地布置。
而龐炳勳的大軍則沿著沂河東麵的沐河西岸,形成了堅固的防線,並做足了進攻日軍的準備。
不僅如此,湯伯部的第二十兵團,如今也進入到了棗莊以北,關麟的第52軍,則是進入炎城,接替了原本張治忠部的防禦,為即將到來的臨沂決戰做準備。
東線的戰局雖然看起來最為緊張,但對於國軍而言,四個軍的優勢兵力,局勢仍然處於較為有利的態勢。
國軍集結了包括主力“新一軍”五萬餘人,以及張治忠,龐炳勳,關麟三個軍,十幾萬大軍在內的優勢兵力,以確保整個東線戰局的穩固。
相對而言,日軍儘管一路推進,但其三個師團的兵力早已傷亡不小,還能全力投入戰鬥的兵力早已經不足六萬人。
其指揮官板垣四郎雖然依舊保持著高度的戰術靈活性,但在麵對國軍十幾萬兵力的優勢,以及陳望的親自指揮下,強悍的部隊,壓力極大。
而在西線,戰局同樣在持續升溫,圍繞台兒莊的戰鬥是國軍和日軍在華東戰場上的另一大焦點。
台兒莊地處徐州與臨沂之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是連接東線和西線的樞紐,並且地勢險要,密集的建築也十分適合防守。
李仁早已經在這一帶集結了十幾萬兵力,並利用地形和防線進行了巧妙的部署,做好了隨時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的準備。
現在,第五戰區的軍事戰略主要集中在兩方麵:
一方麵,通過防守東線,保住臨沂,為反擊日軍提供有利的戰術條件;
另一方麵,西線的台兒莊必須成功阻止日軍的進攻,保持華東的戰略主動性。
換言之,現在東西兩線的國軍,都已經做好了死戰不退的準備。
要知道,這個時候,對於國軍來說,任何一邊勝了,這場大戰,都隻能算是平局,而任何一邊失敗,就是全麵潰敗了。
除非,其中一邊能將日軍的主力徹底打垮,同時在另一線也取得了勝利。
而同樣的,對於日軍而言,台兒莊也是勢在必得的戰略目標。
這不僅可以作為其進攻徐城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日軍隻要成功占領了台兒莊,也就能保障進攻徐城的軍事行動,暢通無阻。
隨著局勢的演變,臨沂的戰鬥已經進入了最為緊張的階段,陳望收到了來自各方的軍事情報之後,也隨即開始了他的部署戰略。
通過係統的俯瞰視野,陳望對整個戰場的動向了如指掌,特彆是日軍的前線調動,大多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甚至能通過前線偵察兵,清楚地看到日軍在北線的前沿陣地,士兵集結的基本情況。
“老胡,鬼子最新的部署情況如何了?西線李總司令,還有東南的張軍長他們,到哪一步了?”陳望目光銳利地掃過地圖上的幾處重點區域。
而一旁的胡璉微微一頓,隨即將手中的情報遞了上去,沉聲回答道:
“根據司令部發來的最新情報,鬼子的第十師團目前已經在西線集結,準備發動大規模進攻。
其賴穀支隊前鋒,幾乎已經完全占領了台莊以北的區域,正準備向莊內的核心陣地,發起進攻。
而咱們這邊,板垣四郎也沒有完全忽視,他們已經在東南部署了大規模的阻擊陣地,據前線偵察兵彙報,鬼子正在集中一個旅團的兵力。”
陳望聽後,神色不變,繼續問道:
“東南方向的阻擊陣地具體是怎樣部署的?特彆是鬼子在那裡的炮兵,部署得怎麼樣?”
胡璉稍作停頓,整理了一下思路:
“東南方向的阻擊陣地,鬼子布置了三條縱深防線,其中以第三條防線最為堅固,設有山炮和迫擊炮陣地。
不過,鬼子的重型火炮和反坦克炮,基本上都部署在了河東和北線,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限製咱們的反擊速度和火力支援。”
“板垣四郎果然是準備得很充分啊,但這一切,還沒有超出我們的預想。”
陳望站在作戰圖前,眉頭微微皺起,手指向圖上的沂河西岸,沉聲道:
“到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在沂河西岸收縮兵力,表現出準備撤出當前陣地,轉入城內的動向,來吸引鬼子的主動進攻。
從而為張軍長和龐思路的大軍側擊日軍,做足準備,這也是我們迷惑板垣征四郎的關鍵一步。
板垣四郎不是一般的對手,他精明且謹慎,一定猜到了我們必定會設下圈套,所以他自己也在算計,但我不怕和他周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