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色漸漸暗下,臨沂城的戰場進入了一個短暫的靜默期。
經過一整天的交戰,國軍和日軍的陣地依舊劍拔弩張,但夜晚的交火相較白晝有所減少,零星的槍聲和炮火劃破了寂靜,仿佛是戰鬥的餘音。
夜幕下,國軍各個陣地的士兵們仍保持著高度警惕,任何動靜都會引發激烈的反應。
在距離片野旅團防線不遠的陣前指揮部,張治忠、關麟和龐炳勳三軍的聯合總攻,已經在密謀籌備之中。
外圍戰鬥的聲音還時隱時現,他們知道,真正的決戰即將來臨。
這個時候,整個臨沂城的戰局如同一根緊繃的弦,隨著時機的臨近,愈發緊張。
張治忠站在指揮部內,麵前的地圖映射著昏暗的燈光。他的手指直接指向沂河西岸的陣地,目光深邃而冷靜:
“晚上,日軍的轟炸機不會出動。我們必須趁著這個空隙,集中兵力,悄無聲息地集結在東南麵,避免引起日軍的注意。”
指揮部內,關麟和龐炳勳正緊盯著戰報和地圖,深知眼下的時機至關重要。
他們每一秒鐘的遲疑,都可能被日軍察覺,而任何小小的失誤,都可能被對方的空襲所扼殺。
三位將領心照不宣,深知這一戰的意義,儘管心中暗自焦慮,但他們必須冷靜應對。
龐炳勳輕輕地點頭,道:
“沒錯,而且鬼子的轟炸機雖然頻繁出動,但它們每次都目標明確,都是針對沂河西岸。我們利用地形,完全可以避免暴露。”
張治忠略顯沉思,繼而說道:“但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鬼子終歸是要來炸一圈的,所有部隊,必須保持隱蔽,一直到進攻的最後一刻。”
……
……
等到第二天一早。
“鬼子空襲!”
“鬼子空襲!”
戰場上的警報聲傳遍了整個臨沂城的前線,士兵們迅速躲入防空掩體,緊張的氣氛瞬間彌漫開來。
日軍轟炸機飛掠過天空,炮彈的爆炸聲在遠方響起。
它們並未直接攻擊臨沂城,而是如張治忠所料,集中火力轟炸沂河西岸的國軍陣地。
第一波轟炸很快開始,十幾架日軍轟炸機同時投下了數十顆炸彈,密集的爆炸聲此起彼伏。炮彈穿透空氣的聲音震耳欲聾,每一顆炸彈落地時,地麵都隨之劇烈震動。
而臨沂城東南線的陣地,早已經由張治忠指揮的部隊加固了防線。大量的壕溝、掩體、鐵絲網、土堆、沙袋將防線層層疊疊地包裹起來。
但即便如此,隨著炸彈不斷落下,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震蕩依然對陣地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陣地上,土塊飛揚,戰壕內的士兵們緊握武器,迅速躲入更深的掩體之中。每一聲爆炸,幾乎都會讓他們的心跳跟隨劇烈加速,手心的汗水早已濕透。
炸彈造成的震動極為強烈,但在這些堅固的工事麵前,日軍轟炸機的攻擊也越來越顯得無力。
日軍投下的炸彈雖然已經把周圍的地麵炸得千瘡百孔,空氣中彌漫著硝煙的味道,但國軍陣地的防禦工事,仍舊屹立不倒。
掩體中,每一名士兵的神情都非常堅毅。
經過這麼多天,他們早已熟知日軍轟炸機的策略,也知道這些轟炸不會輕易打破他們的防線。
不過,第二波轟炸隨之而來,這次日軍轟炸機的攻擊更加集中,炸彈幾乎成片地落在東南陣地前沿。
日軍也不傻,板垣四郎更是十分謹慎,既然抽不出陸軍增援,空軍自然要調派。
一聲接一聲的爆炸瞬間將國軍前線的陣地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煙霧翻滾,整個區域一片混亂。
轟炸後的空地上,殘垣斷壁和焦土一片,原本堅固的掩體有些地方被炸得殘缺不全,彈坑遍布。
然而,國軍陣地的核心防禦仍然沒有被徹底摧毀,這使得日軍不得不麵對一個嚴峻的事實——他們的空襲無法徹底瓦解國軍的防線。
日軍轟炸機撤離後不久,空中突然傳來了不一樣的轟鳴聲,那是國府空軍的轟炸機編隊。
在連續多日的空中沉寂之後,它們終於趕來增援了。
國軍的轟炸機編隊雖然規模更小,但同樣目標明確,直指東南方向的日軍陣地。
而日軍陣地內,士兵們原本還在整理防禦工事,補充彈藥,突然聽到空中傳來異樣的發動機轟鳴聲,不少人抬頭望去。
當看到一隊國軍轟炸機劃破夜幕而來時,整個陣地一片騷動。
日軍的前線指揮官慌忙下達命令,要求高射炮迅速就位,同時讓士兵們進入掩體。
但這一切顯然來得太晚了。
國軍轟炸機迅速接近目標,隨後,一枚接一枚的炸彈從機艙中傾瀉而下。
第一波炸彈準確地落在日軍陣地前沿,爆炸的火光仿佛瞬間淹沒日軍陣地,四處飛濺的彈片和瓦礫讓周圍的日軍士兵,措手不及。
日軍陣地上,接連不斷的爆炸聲震耳欲聾,一些高射炮剛剛調試好角度,甚至還未開火,就被轟炸的氣浪掀翻在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