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伯坐在指揮部的木桌前,手裡翻動著電報,前線傳來的情報一目了然,全都擺在了他的麵前,東線的情勢,特彆是陳望和他的部隊所取得的臨沂大捷,赫然成為了整個戰局的焦點。
這其中,特彆是他的老部下,率領52軍東去增援的關麟,發來的電報確認了消息的可靠性。
而且,關麟還在電報中大誇特誇了陳望在戰場上的表現,說陳望打仗,十分厲害,不愧是“東方拿破侖”,當真是一點也不過譽。
甚至就連西北軍那些老油條,也都被陳望所帶動,張治忠那家夥幾乎投入了部下所有的兵力,跟不要命一樣地打,簡直匪夷所思。
湯伯聽完,也不禁感到一絲驚愕。
畢竟,那些西北軍的將領,哪一個不是經曆過無數血戰的老油條,一向以保留自身實力為重。
但在陳望的帶動下,居然采取了如此積極的進攻!
“新一軍陳望所部打破了日軍的防線,並借著黑夜的掩護,毫不猶豫地展開了反擊,直接摧毀了東線的日軍主力!”參謀語氣振奮地念道。
“那個陳望……他居然能做到這種程度?”湯伯低聲自語,聽著參謀念出的內容,眼中閃過一絲複雜。
他此前根本沒有把這些地方軍視為可靠的力量。
但陳望似乎具備一種能將其激發出來的指揮能力,這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近來“風頭最盛”的年輕人。
‘不過,現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湯伯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思量,如果東線的威脅解除,那他麾下的這兩個軍,四萬多人,就大有可為了。
這才是關鍵!
他輕輕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抬起頭看向麵前聚攏在指揮桌兩側的參謀們,沉聲說道:
“如果東線的威脅解除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算是占據主動權了。”
湯伯邊說,邊將電報放在桌麵上,指尖輕輕敲擊著木桌,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道:
“我們有四萬的兵力,這對於接下來的戰鬥至關重要。至於李仁那邊,台莊的局勢已經逐步顯現,接下來的戰鬥會更為嚴峻。”
周圍的氣氛頓時嚴肅了起來,參謀們知道這是長官要開始布置下一步的行動了,紛紛全神貫注地傾聽。
湯伯很清楚,自己手下的兩個軍,四萬多人,在整個戰局中,隻要借著巧妙的戰術和對戰機的精準把握,依舊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此時若能乘東線大捷之機,果斷出擊,圍剿日軍主力,便能在戰場上占得先機。
“各位,既然東線問題已經不大,那我們就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集中全力進行反擊。”湯伯目光堅定,聲音低沉而有力:
“鬼子在北線防線暫時薄弱,我們可以乘機繞到台莊北麵,甚至直接繞到藤縣南麵,進行截擊!”
他一提到截擊日軍,氣氛瞬間變得緊張了起來,甚至有些參謀麵露畏縮的神情。
而湯伯提出的這個方案,也是堪稱大膽,繞到台兒莊北麵,甚至繼續深入藤縣南麵,不僅要穿越日軍的重兵防線,還必須與敵軍的主力兵力正麵交鋒,這顯然是一場惡戰。
作為“左膀右臂”的王廉顯然也沒有預料到湯伯會提出這樣一個冒進方案,他微微皺眉,語氣有些憂慮道:
“司令,這是不是太冒險了?藤縣南麵那一帶,可是日軍的重兵把守,萬一鬼子有所反擊,咱們豈不是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困境?”
王廉話音未落,其他參謀們也當即紛紛出言附和。
他們不敢向王廉一樣直言提出質疑或反對,但也都清楚湯伯這一決定的風險。
這一戰,若成功,必將為整個戰局帶來巨大的反轉,但若失敗,後果將不堪設想!
畢竟,日軍在台兒莊附近的兵力並不弱,他們要繞到藤縣南麵進行截擊,勢必會麵臨極大的壓力和日軍猛烈反擊的可能。
湯伯聞言,冷冷一笑,他的目光陡然變得如鷹隼般銳利,冷聲道:
“戰場上,豈能不冒險?我們不能再繼續坐視不管,東線打得這麼好,難道我們隻能在背後觀望?
如果一直不做出反應,最後這場勝利的功勞必然歸於陳望。我們若再不采取行動,往後如何在統帥部麵前立足?”
這一番毫不掩飾的話語頓時讓王廉和其他參謀們啞口無言,湯伯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行動,還是一場政治角力!
陳望在東線的成功,讓其樹立了巨大的威望,若他湯伯再不作為,未來可能會失去更多的軍權和話語權。
再者,那陳望作為一個年輕的將領,若自己不搶先取得戰爭的主導權,如何能在全軍上下證明自己的實力?
“還是司令考慮得很周全,我們真是坐井觀天,不思進取了。”參謀長反應迅速,當即附和道:
“很多時候,戰局就是需要這種突破。陳望能在東線迅速取得勝利,那是因為他能夠果斷出擊,抓住日軍薄弱的環節。
如果我們繼續猶豫不決,東線雖然暫時獲得勝利,但我們也會錯過進一步壓製日軍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