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抬手向身側一讓,年輕人叉手道:“久聞如象先生大名,今謩何幸,得見尊顏。”
那老夫子也是微微一笑,欠身拱手回禮道:“李生過謙了,今番大事還要仰仗各位梨園大師全力相助。”
紅袍年輕人笑道:“梨園弟子不善言辭酬答,今日謩便為各位吹奏一曲,以助今日之雅興。”
山莊主人這時開口道:“李郎名動天下,聖人欽點笛樂第一部,今日是我等有幸了。”
年輕人轉向主人叉手道:“謩早聞如亮先生營造之功,有鬼神之妙,今日得見習習山莊之景致,知世人所言不虛也。”
主人亦叉手還禮,湘兒卻悄聲道:“原來是個吹笛子的,這麼大作派,我就不信這世上吹笛子還有勝過我爺爺的……”主人回過頭瞥了她一眼,湘兒嚇得吐了吐舌頭,不敢多說了。
年輕人從袖中抽出一管笛子來,江朔遠遠看見那笛子黑紫之色,看著非金非木,不知是何材質。年輕人持笛再拜,道:“請開水門。”
樵夫奇道:“這卻是為何?”
年輕人道:“謩嘗吹笛於龍池中央,然龍池廣有裡許,此處內湖,水麵狹促,怕起了波瀾,驚擾各位。”
樵夫聽了個蒙瞪轉向,轉頭問漁夫:“他說的什麼意思?”
漁夫道:“人家說咱這片內湖水域太小,施展不開咧。”
樵夫道:“又不是練武,還要拉開場子呀?”
漁夫卻不再與他拌嘴,撮唇打了個呼哨,片刻竹牆上來了幾個青衣漢子,原來這竹牆如同小城牆般有丈許寬,可容人站立走動,幾個漢子拉動牆上機關,打開了水門。
紅袍年輕人躬身再施一禮,拿袖子輕輕拂了一下笛子,便吹奏起來,說也奇怪,笛音一起,方才還平靜無波的水麵仿佛忽然有風拂過,小舟竟動了起來,一會兒便出了水門,可他雖然行遠,笛聲卻依然清晰如在耳畔一般。隨著笛曲一疊一疊地展開,小舟漸行漸遠,船行得越遠笛音卻越發的激越高亢,眾人此刻皆麵露驚異的神色,隻是礙於身份不好意思起身去看,其實這位李生在長安龍池、曲江池如此吹奏之時,婦孺人等早就追著小舟滿湖岸的跑了。
江朔和湘兒卻是小孩,終於按耐不住,穿過長廊中眾人,登上竹牆去看,卻見大湖之上澄波萬頃,夕陽餘暉之下水波閃動仿佛隨著笛音在躍動一般。李生所乘之舟逐漸移於湖心,笛音也愈發的嘹亮,夕陽仿佛也加快了西墜之勢,天光已然暗淡了許多,湖麵上起了薄霧,著薄霧卻如雲般遊走,便似拖曳著長裙的飛天神女在湖上舞動。忽地笛音急促起來,一疊緊似一疊,一疊高過一疊,湖麵也由微風而勁風,由微波蕩漾而波瀾陡起。
李生在這一片雲水間的瀾濤中已不知所蹤,此刻天地間昏曀齊開,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來,兩個孩子站在竹牆之上竟忽然生出了恐怖之感,江朔感覺到湖麵上有千軍萬馬要殺將過來,仔細辨彆仿佛已聽到衝鋒戰馬在噴著響鼻,又似士兵兵器撞擊甲葉的摩擦聲彙聚成的洪流。水門近處的薄暮忽被割開,湘兒竟嚇得一屁股跌坐下去,若非江朔急忙拉住她隻怕要跌倒水裡去了,江朔知方才湘兒所感與己相通,然而破暮而出的卻隻是李生一人一舟而已,原來是不知不覺間他已駕舟折返了。
小舟穿過水門之後便緩緩減速,笛音也慢慢低沉、舒緩起來,讓人不禁有了悲涼之感,終於小舟複又回到正對高台的內湖中心再不移動,笛聲也不知於何時已經終了,水門重新緩緩關閉,隻有舟下緩緩生出的漣漪慢慢漾開,輕輕叩擊著高台與水榭下的柱礎。
江朔和湘兒方才便岸上隨著小舟奔跑回來,此刻也回到主人身後,曲中之後,在坐眾人竟都不言語,如此沉默了片刻,老夫子同那位“如象先生”擊節讚歎道:“李生鬼神之技,鈞天之樂怕也不如也。”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一起鼓掌讚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