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後,為了愛惜二馬腳力,李珠兒、江朔、獨孤湘下馬步行,隻讓獨孤問伏在乾草玉頂黃背上,江朔仍以一手握著獨孤問的手腕,輸炁不敢稍停,李珠兒似乎對此城頗為熟悉,進城之後並不進入城中心,帶著眾人沿著城牆,繞城而走。
獨孤湘卻向前一指,道:「咦,這是個啥?」
眾人順著她手指方向看去,卻是一個夯土的堡壘,木柵牆高不足一丈,比之中原城牆低矮的多,土堡卻高逾二丈,且是方形的,與木柵城牆甚是不同。
李珠兒突兀地道:「走,上土堡去看看。」
江朔為難道:「爺爺的身子不適,現在卻不是等高望遠的時候,還是先找客店歇息的為好。」
李珠兒卻不回話,已經從土堡下的門洞鑽進去了。
獨孤問對江朔道:「不礙事的,在馬上伏了二日一夜了,朔兒,你也讓爺爺我活動活動筋骨。」
於是江朔和獨孤湘將二馬匹拴在堡下,此時是白天,人多眼雜,江朔和獨孤湘不敢施展驚世駭俗的輕功直接躍上土堡,一左一右攙著獨孤問,也跟著李珠兒進入堡內,登上木梯上到頂上。
這土堡是全城的製高點,卻無一兵一卒把守,此刻幾百裡外十萬燕軍與鬆漠契丹人激戰正酣,此地卻武備鬆弛,全無戰爭的緊張氣氛,一派和平、熱鬨的太平景象。
登上土堡,向北望去,整個城市儘收眼底,這城市果然與中原城是不同,沒有裡坊分隔,放眼望去,民居、商肆鱗次櫛比,混亂無序,但正因如此,看來熱鬨非凡,煙火氣十足,更兼街道寬闊,商旅摩肩接踵,實在難以想象北地竟然有這樣繁華的大都會。
獨孤問撚須道:「看這規模,恐怕不下十萬戶」
向南望去,卻見土堡南麵延伸出一道殘破的土牆,從下麵夯土地台看,這土牆原來怕也有一人多高,但此刻已隻剩約莫三四尺而已了。這土牆甚長,直升到弱落水河畔,而河對岸亦有土堡和土牆,向著南方斷斷續續地迤邐而去,直至沒入天邊草海,不見儘頭。
江朔道:「這土堡甚是完整,且從形製看來,和扶餘城內其他建築頗不相同,倒像……倒像……」
獨孤湘搶先道:「倒像個小號的長城。」
李珠兒點頭道:「這土堡土牆乃是高句麗人建的,扶餘滅國後,這一帶為高句麗所占,改名扶餘府,高句麗人在此又統治了兩百多年,到了隋唐時,高句麗與中原交惡,雙方征伐不斷,高句麗人沿大遼水,南起大海,北至扶餘府修築了一道千裡土壘,稱為高勾麗千裡長城。」
獨孤問搖頭道:「高句麗王
何其愚蠢,大漢萬裡長城比這土壘可恢宏高大的多,一樣擋不住北人南侵,這小小土壘長城如何能防得住大唐的精兵?」
李珠兒道:「老前輩說的不錯,總章元年,唐破高句麗,扶餘府屬唐的河北道,此刻卻是由渤海都督府管轄。」
獨孤湘道:「這渤海都督又是怎麼回事?」
李珠兒道:「這可就要說到今聖了,開元元年,北方肅慎族的後裔粟末靺鞨震國國主大祚榮占領扶餘故地,此刻聖人初登大寶,國內尚不安穩,因此對邊民均以懷仁為主,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震國」改稱「渤海國」,定都便在扶餘府。」
獨孤湘道:「啊?開元元年距今二十、三十……朔哥,多少年來著?」
江朔道:「三十二年。」他心中一動,三十多年,正是北溟子出世之際,這可又是一個巧合麼?
李珠兒續道:「扶餘府其下轄有扶州、仙州,後渤海國雖然遷都敖東城,但扶餘府仍為渤海國中第一大城,人口近五十萬,此地也是平盧與渤海國的邊貿重鎮,安祿山頗為仰賴此地邊貿,對渤海王也就恭敬的很,因此此地絲毫不受戰事影響,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
正說話間,又有一人登上土堡,對李珠兒叉手道:「珠兒小娘子,你終於到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