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靜虛笑道:“這是我神拳門傳承百年的練功法門,小子們練得精熟了,自然美味,不過老夫每日裡吃的都是這些東西,可早就厭了。”
眾人心道不錯,再美味的吃食,若連著數年,日日吃同樣的美食,那也是味同嚼蠟了。再看諸葛靜虛果然沒有碰一下這兩樣吃食,隻是自顧在一旁喝茶。
那高個子弟子笑道:“小子們獻醜了,朝食隻是簡單的吃食,諸公墊墊饑,待到晡食,更有美食獻上。”
這句話在眾人心中便似種下了一棵草子,不一會就生根發芽,舒展莖葉,緊接著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撩撥著眾人的五臟。
之後一整日,眾人雖然也在商量明日的對策,但一來對九教其他六教知之甚少,二來磨鏡老人要求所有吃食在院中置辦,眾弟子除了沒有殺豬宰羊,其他準備工作都在院中進行,這食物香氣不斷傳來,哪裡還能靜下心來?因此沒有商量出個所以然來。
直到申酉之交,那高個子弟子請眾人入座,自己三人在廊下站立,麵前各放一石案,石案上各放一鏤空銅爐,爐中燃著炭火。
葉歸真一看,食指大動,喜道:“原來是燔炙!”
高個弟子笑道:“正是燔炙,某先獻‘腩炙’。”
他手持名為兩歧簇的雙頭籖子,插切成小方塊一樣的肉塊,放在炭火上烤了起來,口中解釋道:“此乃山中野鹿之肉,將蔥白研碎,加入鹽和醬做成調味汁,醃製後,以石炭炙之。”
說著他左手掌抵著炭盆,右手快速翻動籖子,炭火為掌力所激,通紅一片,劇烈地燃燒起來,高個弟子道:“鹿肉須得大火近炙,石炭之火最猛,同時快速翻轉,這樣烤出來的肉,才能肉汁鮮美,如果不是猛火急炙,肉就會又乾又柴,不中吃了。”
說著隻見肉串微微發白,他就道:“好了!”交給托盤弟子奉到席上,江朔見送來的盤中有一肉,一蔥,一醬,另有一張薄餅。他不知這些東西如何組合在一起,剛要詢問,葉歸真卻道:“啊哈,此乃淄州燔炙也。”
說著先將醬汁塗抹在肉串上,再拿起薄餅,放入蔥與肉串,緊緊裹住一推,將籖子退出,隻留肉、蔥在餅中,然後將麵餅整個塞入口中大嚼起來,汁水立刻從他的嘴角流了下來。
江朔依樣畫葫蘆,也這樣卷了一張餅來吃,果然是從未嘗過的美味!
這時第二個矮個弟子道:“某次獻‘無心炙’。”
江朔不知道無心炙是什麼,之間那人手持一個大棒,原來是一個裹滿了肉臛,矮子也是在爐上不斷轉動這“肉棒”,但他不會炎陽掌,炭火遠不如高個,因此雖然和高個同時開始炙烤,烤熟卻比高個晚了許多,那肉棒已露金黃之色,油脂不斷滲出,滴滴答答淌下來。
矮子拿出一把小刀,一旋,便是一片,片刻旋下無數銅錢大小的肉片,裝在盤中奉上,江朔吃來沒有任何醬料味道,但覺味道甘美,還隱隱有一股竹子的清香,禁不住問道:“這是什麼肉?”
矮子道:“此乃彘肉臛,以竹炭炙成。”
眾人皆心中奇怪,需知唐人等閒吃不到牛肉,鹿肉不可多得,因此最喜食羊肉,而這彘是野豬土豚,最是腥臭,人多不愛食,但此“無心炙”絲毫沒有腥膻之味。
矮子解釋道:“傳說有山中老姥做彘臛,不加調味,五味不具,炙之卻鮮美異常有逾五鼎,因其‘初不加意,無心得知’故稱‘無心炙’,其實此炙所用調味料不下十數種,隻是巧妙地相佐相配,每一種調料的用量不能差一絲一毫,加上清新除味的竹炭,才能恰好抵消了豬肉的腥膻味道,而不留調味的痕跡,看似無心實則有心。”
江朔心中恍然大悟,此人練的小擒拿手的功夫,自然手上極有忖量,抓調料時才能做到纖毫不差。
第三個胖子笑嗬嗬地道:“輪到某了,某所獻乃‘跳丸炙’。”
他剛在就一直在攪打肉臛,隻道此刻才終於搓成丸子,卻將這丸子汆入另一放滿肉臛的小鍋之中,片刻後取出汆熟的丸子,撿出一枚丸子,在眾人麵前高高舉起,向石案上一擲,那丸子居然高高彈起,“跳丸”果然不虛。
胖子將跳丸也用籖子串了放在火上炙烤,口中卻道:“此丸取羊肉,豬肉各十斤,切絲後取薑三升,橘皮五張,藏瓜二升,蔥白五升,與肉絲一同搗爛,和勻,製成丸狀。另取五斤羊肉做成肉羹,下丸子燙煮方能成跳丸。”
這丸子之前就已經煮熟了,因此在火上烤了一會兒便成金黃之色,胖子道:“此炙需用桑炭,才能金黃香脆。”
這三種炙皆以薄餅裹後食用,果然風味萬千,各不相同卻又鮮美異常。
江朔由衷讚歎道:“崆峒之炙可謂冠絕天下。”
諸葛靜虛聞言哈哈大笑道:“這三兄弟的功夫是我教的,這炙法麼卻是他們家傳的。”
江朔好奇道:“三位是親兄弟?卻是哪裡人士?”
那高個子頗為自豪的叉手齊聲道:“我等兄弟三人姓王,皆為齊人,此乃吾鄉獨有的淄州燔炙!”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