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草原事一)
第950章草原事一)
居延郡作為進出涼州與大漠最主要通道,在前些年的時候,草原上的胡人,那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自從馮刺史派兵收複這個地方以來,居延郡終於再次恢複了秩序,結束了這些年的雜亂。
現在想要出塞,必須得有官府的憑證。
想要入塞,同樣也需要關塞官軍的允許。
重新築起的關塞,再次履行起它的職責。
雖然這兩年來,進出關塞的官兵來來往往,很是頻繁,但卻讓關塞內居延郡的百姓,有一種莫名的安心。
前漢在草原上築起的關塞,在出了居延郡之後,並不是一直蜿蜒向正東,而是略微向東北走了一段路程即進入後世的蒙古國境內)。
然後在漠北的某處再又緩慢地折向西南,一直到達九原故地。
有意思的是,從居延郡跟著關塞遺址向東走,半路上居然發現,南邊竟會冒出另一條關塞來。
一南一北的兩條關塞,皆是通往九原故地。
後世稱北邊這條關塞為漢外長城,南邊這條為漢內長城。
漢長城在大漠的走向,略微與後世g7高速的內蒙路段平行,隻不過g7高速是在國內)
即使是在後世,經過兩千年之後,大漠上有不少地方仍保存著漢長城的遺跡。
三國時代,離前漢也不過兩三百年時間,大漠上關塞的完整程度,遠比馮永最初想像中的要好得多。
甚至有一些烽燧和城障,還保留著大體的模樣。
所謂烽燧,也就是烽火台,用來點狼煙預警的高台。
而城障,則是關塞內軍民居住的地方。
前漢修築關塞是有規矩的,基本上每隔十裡,就有一個烽燧,每隔百裡,就有一個城障。
馮土鱉是真心感謝前漢的磅礴大氣。
因為這些羅列在草原上的城障,對於從居延郡出塞的漢軍來說,就是天然的行軍營地。
即便是駐紮在殘破不堪的城障裡,那也比駐紮在四麵來風的草地上要強得多。
更重要的是,把靠近居延郡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城障重新修葺一下。
每個城障再派三五百軍士駐紮,那就是妥妥的大漢勢力延伸到草原的前哨。
鮮卑胡人自檀石槐死了之後,整個種族的運氣似乎就一直處於衰退狀態。
東邊出了個軻比能,才堪堪有了點一統幽並北方胡人的跡象,哪知前幾年就被魏人打得大敗,差點沒被趕到漠北去。
然後西部鮮卑這兩年又被馮鬼王捅了腚子。
處於分裂衰退期的西部鮮卑,連禿發闐立所領的胡騎義從軍都打不過,更彆說麵對領先於這個時代的漢家騎軍。
以前草原上的胡人還可以實行打不過就跑的方針,對漢軍施以疲軍之計。
現在麼,要怪就怪遷入涼州的同族太過於賣力。
河西鮮卑所倚仗的地利都沒用上半分,自家藏在草原各個角落的種糧之地,卻是被漢軍糟蹋了個乾淨。
胡人也是要吃糧食的,光吃肉奶,肯定比不過兼吃糧食的活得長久。
而且奶肉吃多了,往往會積燥而死,死前痛苦不堪。
這也是為什麼胡人持續不斷地從草原上南遷到九原故地的原因。
畢竟那裡,不但可以放牧,還可以種糧食。
草原上合適種糧食的地方不多,但凡有合適的,都被大部族占據,撒些種子,等著收成。
與漢人交流得多一些的部族,甚至還會派出專人耕種。
以前漢軍出塞深入草原,能辨彆方向就不錯了,更彆說能找到胡人的種糧之地。
現在馮鬼王派入草原的大軍,與以前完全不一樣。
他們吃的是摻了糖的奶片和乾糧,騎的是人工培育的良馬,拿的是精鐵所造的兵器。
沒了後勤的壓力,再加上裝備了騎軍三件套的漢軍騎兵,對處於社會倒退狀態的鮮卑人,那就是真真正正的碾壓。
西部鮮卑,彆說是打,就是跑都跑不過。
偏偏還有一群同族,嗷嗷叫著,比漢軍還積極。
熟悉草原的他們,春天領著漢軍來到種糧之地吃苗,秋天領著漢軍來到種糧之地放火……
差點統一了幽並胡人的軻比能尚且被秦朗打得大敗。
更彆說西部鮮卑連個統一的大人都沒有。
麵對比魏軍還恐怖的漢軍,西部鮮卑根本沒有絲毫的招架之力。
在損失了近十萬人口之後,剩下的要麼北竄,要麼東逃,再不敢靠近居延郡數百裡之內。
於是在時隔十年之後,久違的馮鬼王勞力公司再次開張大吉。
隻不過這一次的勞力買賣,交易地點由南中轉到了涼州,準確地說,是轉到了涼州居延郡。
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些人士統計,僅僅是建興十二年和建興十三年,流入居延郡的勞力,不分男女,一共就有五六萬人。
這些勞力,極大地緩解了涼州新建草場、工坊等地方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這還不算捕獲的牛羊馬匹等十多萬牲口。
涼州刺史府熬過了前麵的苦日子,這兩年是結結實實地吃了大肥肉。
這幾年手頭一直緊巴巴的張大秘書突然寬裕起來,在高興之餘,很是殷勤地犒勞了馮刺史一番。
反正馮刺史有一段時間是大爽特爽了好幾回。
建興十三年八月的草原,已經開始進入秋高氣爽的天氣。
一隊千來人的騎軍,正沿著時隱時現的前漢關塞向東而行。
紅色的旗幟,赤色的衣甲,都在表明著他們的漢軍身份。
不遠處已經倒塌的烽燧,被摧毀而倒在荒草裡的塞牆,即便是相隔數百年後,它們仍在試圖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支漢軍指引方向。
這支漢軍的領頭將軍是一位年青人,他坐在戰馬上,從背囊裡拿出地圖,數了數上麵烽燧的標誌,在心裡默默地念道:
“第九個……”
雖然已經不止是第一次走這條路,但在蒼茫的草原上,與關塞內地行軍完全是兩回事。
內地有官道,而在大草原上,連行人走出來的小徑都沒有。
一眼望去,除了綠色,還是綠色,綠茫茫的一片。
草原上的風吹過,綠色的浪花就會一層趕著一層,湧向遠方。
即便是有河流,那也被掩藏在草叢下,隻有走到跟前,才會被發現。
除非是像大河那種無法掩藏的河流。
出塞擊胡,聽著是讓人振奮,但若是沒有萬全的準備,遠離了關塞,沒有路標,就算是上萬大軍,說迷路就迷路,一點也不稀奇。
正是因為出塞的不易,所以馮刺史才會站在關塞遺跡上,高呼“大漢牛逼”。
剛剛轉入鐵器社會不久的大漢,在沒有衛星,沒有坐標,連精確一點的地圖都沒有的情況下。
不但多次進入大漠給予胡人毀滅性地打擊,而且還在草原上築起一萬多裡的關塞。
甚至最後還沿著絲綢之路把關塞一直築到西域去……
這種朝代,除了開掛,那就隻剩下一個解釋:牛逼!
現在季漢出了一個人形掛,也僅僅是前漢關塞的基礎上,堪堪選了幾個尚還比較完整的城障,重新加以修築,作為前哨。
這幾個城障,最遠的也不過是離居延郡五百裡路。
就算是這五百裡路,領軍的將領也要心存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