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安排
第973章安排
不管石苞等人怎麼猜測馮刺史究竟想要做什麼,盟誓後的第二天,大軍就開始分批次穿越陰山,再沒有任何停留。
唯一讓馮刺史駐足的,就是在他準備走出陰山山口時,突然看到自己右手邊高台斷崖上,有一座古怪的殘破關城。
說是一座關城,其實由一大一小兩個相連的關城組成。
關城是用河卵石修築,扼守進入陰山內部兩條最大的溝澗交叉要道處。
它的背後,有一個緩坡,緩坡之上,有一段石牆。
石牆向西南延伸至關城後麵的小山包山頂。
石牆儘頭,是一座已經坍塌的烽火台,與對麵山上的關塞遙遙相望。
這便是史書上赫赫有名的高闕塞了。
隻是這個記載著漢家輝煌曆史的高闕塞關城,不知歲月的摧殘,還是人為的破壞,如今上半部已經倒塌。
一群牛羊正從殘破的關城裡出來,然後被胡人趕向大河邊。
昔日漢家將士拚死守衛的地方,如今已經成了胡人的牛羊圈。
馮刺史突然呆立在山口,不言不語,讓若洛阿六有些不解,他小心地喊了一聲:
“君侯?”
馮刺史回過神來,歉然一笑:
“沒什麼,隻是看到眼前牛羊遍野,驚於此地之肥美。”
聽到馮刺史這麼一說,若洛阿六頓時了然,哈哈一笑,頗有些自得之色:
“君侯所言甚是,不瞞君侯,當年我們舉族遷到此處,小人亦曾有此驚歎。”
馮永聽了,目光一閃:
“我記得,軻比能首領早年不是控製過陰山一帶,怎麼若洛首領不知道此處的肥美?”
若洛阿六沒想到馮刺史會問出這個問題,咳了一下,這才解釋道:
“君侯說笑了,當年軻比能大人勢大時,確實曾到過陰山一帶。”
然後又歎了一口氣:
“但因為並州步度根的阻撓,所以也僅僅是限於陰山外圍,並沒有真正進入陰山腳下的大河邊上。”
“故而我們對這一帶的情況,確實不夠了解。”
“哦?”馮刺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若洛阿六。
草原漢子的淳樸呢?
你確定你給我說的,是實話?
軻比能原來的活動重心確實是在幽州一帶,想要從幽州邊塞來到九原故地,中間也確實是要注意並州邊塞的步度根。
這些都沒錯。
但彆以為我不知道,後期步度根可是被軻比能打壓得隻能縮在雁門,甚至太原一帶。
若不是後麵有魏國撐腰,步度根早就被軻比能吞並了。
所以就算軻比能顧忌步度根,沒有辦法重點經營西邊,但有誌於稱霸草原的雄主,又有哪一個會放棄河套?
你都到陰山外圍了,就沒想過要了解一下陰山南邊有什麼?
不過看起來蘇洛阿六並不想過多地談及這個問題,隻見他伸手指引道:
“君侯,這邊請。”
馮刺史點了點頭,輕磕馬肚,繼續向前,把高闕塞拋在了身後。
再往前,就是軻比能的帳庭所在。
但凡進入河套地區的勢力,大多都會重點經營兩個地方。
一個是高闕塞,一個就是九原郡。
胡人多是看重高闕,因為這裡控製著河套最肥美的地方,同時也是最適合牧馬放羊的地方。
狹義上的河套平原,就是指這裡。
就是曆史上極少建城的匈奴,也會在高闕塞附近修築一座城池。
高闕正好位於黃河幾字左上的角角,是控製進出陰山最便捷通道的要害。
誰控製了這裡,誰就可以隨意進出河套。
就算是在中原政權強大的時候,不管中原軍隊是從安定郡順著大河北上。
還是從關中走秦直道到達九原,然後再順著大河西進。
盤踞在這裡胡人是能打得過就打,打不過也有時間從容地逃回草原上。
相比於胡人的重視高闕,漢人則是更加注重九原郡即包頭一帶)一些。
因為這裡位於黃河幾字頂端的中間位置,南麵大河,北背陰山。
控製了這裡,就可以輻射控製整個幾字彎,從而屏護關中。
軻比能就算是再怎麼雄才大略,但他終究還是胡人。
所以他的帳庭,自然是設在了高闕。
而且軻比能在此設置帳庭,還有額外的兩個考慮。
第一是為了更好地接近涼州,方便與涼州聯係。
第二就是為了遠離並州邊塞,儘可能地避免魏軍的討伐。
畢竟他前幾年在並州被秦朗所破,到現在都沒有恢複元氣。
而第二個考慮,目前也是軻比能的顧慮。
高闕的王帳裡,軻比能正與馮刺史相對而坐。
在大軍進入陰山南邊以後,就是商量下一步應該怎麼出兵。
涼州軍自不必說,關鍵就在於,鮮卑人打算要出動多少兵力。
很明顯,軻比能沒想著要讓自己的部眾全部跟著南下。
隻見他很是誠懇地說道:
“馮郎君,你是知道的,我們部族前幾年差點被魏賊打得滅了族。”
說著,他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黝黑的臉上,有著被風沙打磨的皺紋:
“若不是涼州及時出手相助,今日馮郎君到此,怕是沒有軻比能這個人了。”
軻比能指了指自己,“馮郎君,我已經老了,草原上能我活到我這個歲數的,沒幾個。”
“人老了,膽子就小了,我是真有些怕啊,所以我打算留一些族人在這裡,以防萬一。”
你怕個叼呢你怕?
開口要擄掠長安的時候怎麼不見你怕?
馮刺史臉上笑吟吟,“軻比能首領,此時不同往日,魏賊在我眼裡,不過土雞瓦狗爾。”
“不信你去打聽打聽,自我領軍以來,可曾在魏賊麵前吃過虧?隻要你我合兵一處,有何懼哉?”
就是因為你從來不吃虧,我才怕啊!
軻比能看著笑意盈盈的馮刺史,心思有些複雜。
這兩三年,他可是收留了不少從西部逃過來的同族。
涼州那邊是個什麼情況,他還能不清楚?
如果說,軻比能以前還覺得涼州支持自己,僅僅是為了牽製魏人。
那麼自從知道涼州軍越過大漠,準備利用陰山這個跳板,南下關中的時候,他就徹底明白過來:
這些年涼州支援自己,十有八九就是為了現在這個關鍵時刻。
這位馮郎君估計不但是打算把自己辛苦經營的地盤當成後方,而且還要自己的部眾出力,幫忙打下關中。
所以他盤算了一番,覺得出力也不是不行,但要像並州一戰那樣,賭上自己的數萬部眾,那就是兩說。
關中那裡,能打得下最好,洗劫了長安之後,什麼損失都能補回來。
但關中又豈是那麼好打的?
萬一沒打下呢?
但不出兵也說不過去。
畢竟這些年拿了涼州不少好處,同時為了能從涼州繼續拿到好處,軻比能也沒打算輕易跟對方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