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廷在朝堂說完,李世民一愣,差點把自己的這個胖兒子給忘了。
李世民看著滿臉期許的看著他的李泰,李世民內心十分複雜。
他知道,人都是逼出來的。
在長孫皇後身死前後,李承乾往皇宮裡射箭,縱馬摔斷腿,性格大變,行事越來越荒唐。
自那之後,李世民就用樹立競爭者的方式來激勵他,逼迫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嘛。
因此,李泰住進了武德殿,建立了文學館,編纂了《括地誌》,甚至連一向關心李承乾的舅舅也對李泰示好。
從貞觀十一年後,李承乾麵對的是一個龐大對手,這個對手龐大到什麼程度呢?
五姓七望中,其中王家(王珪),韋家(韋廷)兩大世家完全投靠李泰。加上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柴紹的兒子柴令武,也是站在李泰一邊的,另外他還得到大量的文學大儒的支持。
更要命的是李世民本人也是一味的在偏袒李泰,連群臣見到李泰沒有行禮,也會被李世民一頓責罵。
而李承乾呢?除了個杜荷,就沒有拿的出手的了,至於李綱,魏征,於誌寧,張玄素,孔穎達之流,他們與李承乾的代溝太大,且各自對對方看不上眼,導致李承乾和東宮屬官不但沒有同心協力,反而相互拆台,搞成了內部鬥爭。
在此環境下,可以想象,這六年,李承乾承受的壓力有多麼龐大。
李世民的用力太猛,導致李承乾直接擺爛,要是沒遇到穿越來的劉君邛。
那麼這時候,就如曆史一般,稱心被李世民斬首,李承乾直接黑化,然後在杜荷,李元昌的慫恿下,聯係侯君集造反,最終與李泰同歸於儘。
而劉君邛的到來,讓李承乾從李泰的競爭中,直接將李泰碾壓,並將李承乾引導在一個被李世民認可的帝王之道上。
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這就是李世民的為君之道。
而李承乾能以民為重的思想出發,那麼他就蛻變了,蛻變成李世民所需要的合格的繼承者了。
那麼,李泰的曆史使命也是完成了。
李世民和煦的對李泰道:“青雀,你編纂《括地誌》功勞也很大,這些年也辛苦你了,朕賞賜你金千貫。”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李泰,韋廷愣愣的看著李世民,還在等李世民接下來的封賞。
李世民問:“怎麼?青雀,你對朕的賞賜不滿嗎?”
李泰此時一聽,渾身一個激靈,連忙躬身回答:“啊,不,兒臣很滿意,兒臣隻是對朝廷做了微不足道的事情,豈敢要陛下的賞賜呢?”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回答,點點頭,然後說:“青雀,你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子,希望你以後能多多的幫助你大哥,朕希望看到的是你們兄弟齊心協力,把我大唐建設成一個前所未有之盛世王朝。”
一邊的韋廷聽到李世民如此說,腳一軟,差點一個踉蹌摔倒,李泰心中泛起一陣絕望,知道眼前不遠的那個位置,今身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坐下去了。
明明,我是這麼努力的啊。
明明今日一早,我還穩超勝卷的呀?怎麼會這樣?
李泰晃晃悠悠的站起來,如同機械般的走回自己的位子,看了看正向他微笑的李承乾,再看看高坐龍椅上的李世民,他似乎發現自己很可笑,自己特麼的隻是個工具人而已。
而韋廷也隨李泰之後緩緩回到自己的列隊,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特麼的就是這貨加上王珪,在自己還是秦王的時候,不斷地在李建成麵前挑撥離間他們兄弟關係,自己與大哥李建成的關係變得惡劣起來,就是從韋廷王珪主導的楊文乾事件開始的。
貞觀十五年,又是這個韋廷一直在李泰麵前,鼓動他謀嫡奪取太子之位,建立文學館。
他的這些小動作,全部被李世民看在眼裡,心中早就起了殺心,曆史上,貞觀十九年征討高句麗時,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設局,就把韋廷給貶責至象州,第二年就死了。
李世民這時候對李承乾說:“承乾啊,你回東宮後,把這次製作棉花棉布的有功之臣擬個名單,朕要重重賞賜。”
李承乾抱拳:“諾。”
隨後,李世民宣布散朝。
眾大臣們紛紛走到李承乾麵前,恭喜太子立此大功。
而李承乾呢,在人群中不斷地張望,不住的尋找那個幫他一舉扭轉乾坤的那個身影。
可是怎麼找都找不到,他奮力的撥開人群,一瘸一拐的快速朝兩儀殿大門口跑去。
走到大門往外望去,隻見他要找的這個人正匆匆的往皇城南門而去。
這時候,劉君邛是要乾什麼呢?自然去教坊司找樂人。而這個教坊司在皇城西北處的一個叫花街的地方。
沒錯,就是花街柳巷的那個花街,不過此時的花街可是大唐貞觀時期最為熱鬨的地方,由於教坊司的存在,這裡幾乎是大唐貞觀時期娛樂行業最集中的地方,地位相當於老北京的天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