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彈殼的厚度,可以有一些公差,但是這個公差不能很大!比如瓶頸的位置是否在彈殼的正中,這就是大問題。偏了,這個彈殼就廢掉了,畢竟安裝好彈頭之後,結果子彈卻推不進槍膛中,這就是廢品了。
所以,最初的幾天時間裡,彈殼生產線這邊的廢品率相當的高,負責質量檢測的同誌們都有些神情麻木了。一個簡單的卡子就擺在質檢員們的眼前,彈殼不能順利的落在卡子裡,那就是個廢品,隨手拿出丟在一邊,就等著回爐了。
而且這樣的廢彈殼跟複裝子彈用的那些彈殼還不一樣!那些彈殼是在是想著廢物利用的話,還能去掉瓶頸,當作霰彈的彈殼用一下的,這些就隻能回爐重新冶煉後再壓成銅板。
好在,銅板容易加工,也容易冶煉,中間損耗的隻是時間人工跟燃料問題而已。而這些,張部長表示咱們消耗的起,隻要能造出子彈,那就是大功一件!這個時候,講究生產成本、人工成本這些實在是沒必要,自家生產跟戰場繳獲之間,都知道怎麼選擇。
“同誌們,我是這樣想的!”這一天,李月軒找來了跟著他製造彈殼模具的技術員們開會,他繼續說道:“咱們現在呢,隻能依靠人工鍛打來生產彈殼,而且咱們的蒸汽機組也主要給了槍械跟炮、炮彈生產那邊。”
“所以我想的是,能不能在桐峪河邊上,建立一些水車,利用水車的轉動進行傳動,然後帶動機器鍛打,替代部分工人們生產彈殼!如果桐峪河的河水不足以帶動水車也不打緊,咱們可以去清漳河邊上建立一些水車小屋子,用水車來替代一部分蒸汽動力。”
李月軒其實很想能繳獲到水輪發電機的,哪怕是小型的水輪發電的,也能有固定的電力來源。有了電力來源,就能用電機來替代部分蒸汽動力。甚至於,從毛熊家搞來的子彈生產設備,也能用這些電力來驅動。
當然,想想就隻能是想想,最實際的還是用水車來帶動設備吧!水車的大輪子轉動,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很早就有用水車灌溉的,用水車磨麵的,用水車舂米的……所以,用水車帶動木質的膛線機轉動,生產膛線也是可以的!帶動衝壓設備替代人工鍛打,也是可以的!
如果大膽一些,用水車連動皮帶輪轉動,加上離合裝置跟棘輪裝置,就能把吊錘變成水力帶動的夾板錘!後來很常見的那種幾噸重的夾板錘不敢想,也用不到,但是弄一些幾百公斤的小型夾板錘也該是可以的吧?
以前的時候,八路軍在高速發展,根據地不少,但是穩定性還差許多。所以,李月軒設想的水車,在梁家村搞了一次,還沒做起來就失敗了。嗯,就是阪田聯隊去的那次,水車還沒搞成就放棄了。
可是從今年過後,八路軍這邊也逐漸的穩定下來了,而且總部去麻田,師部在赤岸,一直就到了抗戰勝利。雖然…好像今年也還有事情發生,明年也有……但是總部一直這邊,隻要加強了自己的武裝力量,能否改變一些事情呢?
而且吧,用水車動力也有好處,那就是即便鬼子打進來了,隻需把工坊裡麵的設備拆掉帶走就好了,水車可以放棄,頂多重新製造。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