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久喜先是端莊地對著眾人行了一禮,而後緩緩開口道:“我聽聞諸位公子對重文重武之事爭執不休。重文,若文官地位得以提升,自然能夠直言進諫,如此可使政治清明,亦有利於加強朝廷集權,促使朝堂穩定。文人若受重視與提拔,必能增進文化氛圍,讓文學雅士創造出更為輝煌的勝景。”
那些支持重文之人,聽陶久喜這般言論,以為她也是重文一派,當即出言附和。
然而,陶久喜接著又道:“若重文則會輕武,武將地位低下,軍事人才匱乏。雖內裡或許平靜,但不利於抵禦外敵。而且一味增加文官,官僚機構不斷膨脹,官員數量增多,行政效率便會低下。龐大的官僚隊伍,也會給財政帶來沉重壓力。”
有人問道:“那依姑娘所見,是重武?”
陶久喜繼續說道:“重武容易導致軍事力量過度膨脹,武將權力過大,可能引發內部軍事衝突與戰亂。文化教育事業會受到忽視,朝廷對文化的投入減少,文人地位低下,不利於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大量資源投入到軍事領域,會致使對經濟建設的投入減少。”
“那姑娘說了這些,還是沒有定論……”
陶久喜回應道:“此事無需定論,文與武之事,需得平衡。我聽諸位之言,諸位皆是才學斐然之輩,我所說的粗淺道理,諸位定然都是懂得。”
“日後諸位都是要參加科考之人。在朝為官,若能合理分配權力,文官參與軍事決策,武官負責指揮,設立監察機構防止腐敗和濫用職權,明確職責。”
“文官管理行政、經濟、文化等事務,為武官提供後方支持;武官專注軍事,保衛國家,戰時密切配合。亦或是培養文武兼全之才,鼓勵雙方互相學習、交流見禮,設立相關機構。”
“派文官到軍隊、武官到地方任職,戰後安排有戰功的武官進入文官係統,有才能的文官參與軍事工作。”
眾人聽了,隻覺甚有道理。
他們未曾想到,眼前這女子看著年紀不大,卻有著如此非凡的見解,而且說話極為周到。
其中一個書生說道:“姑娘高見,小生受教了。”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就連主事的先生也連連稱讚。
沈之翌眼中閃過一抹讚賞,嘴角微微上揚,心中對陶久喜又多了幾分刮目相看。
他原本隻覺得陶久喜活潑俏皮,有些小聰明。
卻沒料到她竟有如此深刻的見地,在這一眾才子佳人麵前也毫不遜色。
宋婉棠則是滿臉的不可置信,她本想讓陶久喜出醜,卻不想反被她搶了風頭。
她緊咬下唇,眼神中既有嫉妒又有不甘,但礙於眾人在場,也不好發作。
而她身邊的貴女們也是麵麵相覷,神色各異。有的露出驚訝之色,有的則流露出嫉妒之情,還有的低頭沉思,似乎在反思自己先前的言行。
陶久喜靜靜地站在人群之中,目光隻是淺淺地在謝景峘身上一掃而過,便迅速移開。
接著,她壓低聲音對沈之翌說道:“咱們回家吧。”
沈之翌微微揚起眉,反問道:“這就玩夠了?”
陶久喜輕輕皺了皺鼻子,回應道:“我怕被人吃了。”
沈之翌嘴角微微一勾,略帶調侃地說:“就你?不欺負人,我都覺得稀奇。”
隨後,陶久喜走得趾高氣昂,在臨走之際,還朝著宋婉棠狠狠地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二人坐上馬車,沈之翌開口問道:“你是如何知曉那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