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河州與張鑫霞所帶領的耕地承租團隊,在短短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呈上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據上報的數據顯示,他們已然成功承租了多達2600萬畝的耕地!
這樣驚人的速度背後,實則有著一番巧妙的緣由。
原來,此次他們所洽談的對象,乃是先前已與他們在糧食儲存、麵粉廠以及副食品廠等領域展開過深度合作的6個地市下轄的各個區縣。
由於有著前期堅實的合作基石,雙方之間早已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因此這次的再度攜手自然顯得水到渠成,配合起來亦是相當順暢。
這個喜人的數據無疑給徐強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令他倍感欣慰。
緊接著,徐強當機立斷地向各團隊負責人下達指令,要求大家將工作重點轉移至皖省餘下的那10個地市及其所屬的各區縣鄉鎮之上。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2005年5月31日,各團隊紛紛遞上最新的數據報告。
經過一番仔細查閱,徐強驚喜地發現,整體承租的耕地麵積竟然達到了令人咋舌的7820萬畝之多!
望著這份沉甸甸的數據成果,徐強那顆一直高懸著的心終於穩穩地落回了胸膛之中。
要知道,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出色地完成這般艱巨的任務,實在是殊為不易啊!
哪怕需要自掏腰包額外支出高達156億元的巨額獎金來犒賞眾人,徐強也是心甘情願,毫無怨言。
此時此刻,並不是抒發感慨的恰當時機,畢竟至關重要的夏收時節已然來臨。
徐強深知這一點,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撥通了鄰居堂哥徐發明的電話,因為堂哥徐發明是農業種植和收成的老行家,
同時也是徐強在老家這邊農業發展方麵任命的負責人。
經過一番詳細的溝通與確認之後,徐強得知所有用於夏收收割的機械設備均已全麵完成檢查工作,並且沒有發現任何潛在的問題隱患。
不僅如此,參與此次夏收作業的工作人員們也早已全員就位,隨時準備好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中。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徐強特彆著重地向堂哥叮囑道:
“還記得上次我從省農科院帶回來的那一袋雜交小麥嗎?就是用它來種植的那塊畝地,這次咱們可得格外留意啊!
一方麵要密切關注這塊地的收成效果究竟如何,另一方麵,務必要將這塊地收獲的小麥單獨存放起來。
這些小麥將會被當作第二代種子使用,日後還能拿來跟種子公司所提供的種子做一番細致的比較!
最重要的是我要把最終的實驗結果及時反饋給農科院的王教授,以方便他們更加深入的研究!”
此外,由於不同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經緯度等因素存在著顯著的差彆,從而導致這些地區有著明顯的區域性差異。
這種差異性反映在了氣候條件方麵,使得每個區域內小麥生長所麵臨的環境大相徑庭。
正因為如此,各地小麥的收成時間也不儘相同。有的地方小麥成熟較早,而另一些地方則較晚。
為了更準確地把握各個區域的收成情況,徐強不辭辛勞地深入到各個區域展開了詳儘的調查研究。
他不僅仔細了解了每個區域的小麥收成時間,還對相應的播種時間進行了詳細記錄。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徐強驚喜地發現,這些區域的收成時間與播種時間之間的間隔大致在兩個月上下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看似不大不小的波動竟然意外地給徐強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原來,如果按照每台機器每天能夠收割100畝麥田來計算,且收成和播種周期都大約為兩個月左右的話,
那麼對於今年新承租的再加上去年就已經承租下來的總共8000萬畝的耕田而言,合理安排好收成和播種的時間差,
可以大大提高機器的使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閒置浪費,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支出。
因為在這些廣袤無垠的區域裡,收成時間與播種時間之間的間隔周期對徐強很重要。
經過深入研究和精確計算後發現,如果要將這個時間周期控製在短短10天之內,那將會麵臨巨大的挑戰。
因為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足足有8000萬畝的耕田等待著播種或收獲。
如此大規模的農田作業,若想在規定的10天內順利完成,至少需要台性能卓越、高效運作的機械設備同時投入使用才行。
然而,如果把時間周期延長至2個月,情況則會發生顯著變化。
此時,僅需台機械便可輕鬆應對所有的播種和收成任務。
而在此之前,徐強已經預先采購了9200台先進的農業機械。
如今,按照新製定的兩個月播種和收成周期來推算,隻需再額外增加大約5000台機械就能滿足需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