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循來到雒城以後,雖然不是花天酒地,但也是深居簡出,安心當起了甩手掌櫃,把吳懿和劉璝推到了前台。
那天得吳蘭、雷銅回來彙報,泠苞掘江不成,反而被擒。又折了泠苞和五千軍馬,吳懿暗暗心驚,就與眾將商議。
張任自出征以來,因為在雒城協助劉璝負責城防,尚未出戰一次,而與他一起出征的鄧賢、泠苞,全部已經戰死。
張任自恃武藝和謀略都不差,滿腔熱情出征,想要建功立業!
但眼見得軍中袍澤被殺而無能為力,心中也憋著一股子氣。
這次吳懿前來坐鎮,他不是吳懿的親信,雖然沒有被奪兵權,城防已經換成了吳蘭、雷銅兩人。
雖然被邊緣化,但因為張任並沒有表現出自己的出眾能力,也沒有立下戰功,他也無話可說。
但他已經鐵了心,要出城與劉備軍大戰一場,表現出自己的能力,於是,他站起來對吳懿說道:
“城東南山峽穀內,有一條小路穿過,可以行軍,直通雒城西門,是最為要緊之處,我自當引一軍出城,在山口紮寨駐守,防止劉備軍前來偷襲,並與雒城互為掎角之勢,免得前後受敵,守城的事情,隻能拜托諸位了!”
吳懿雖然對劉璋不滿,對張任並沒有什麼惡意,隻是不想與劉備惡戰,想要給自己留下退路。
吳懿這次出來,可不是和劉備死戰來了,相反有另投明主的想法,但他為人謹慎,自然不會草率從事。
他在決定投靠劉備之前,自然需要展露自己的幾分本事,也需要看劉備是不是真的雄主。
張任要出城迎戰,正合吳懿心意,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但在統兵數量上,吳懿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可不想讓張任放手施為,就扣下了一萬軍馬的七千,隻讓他引三千軍出城。
張任心裡微有不快,但他也理解吳懿的擔心!
現在劉備軍還沒有前來攻城,城中的八萬軍馬就已經損失了近三萬,吳懿小心謹慎,也在情理之中。
張任剛點齊人馬,還沒有來得及出城,忽有細作來報,劉備軍兵分兩路,前來攻城。
一聽劉備軍已經出發,張任急引三千軍出城,他害怕在穀口來不及立寨,就先抄小路進入穀中,埋伏下來。
聽說劉備分兵兩路,吳懿也不能等著兵臨城下,就和劉璝領兵兩萬,從東門出城,準備在大路上迎敵。
龐統立功心切,但不等於自尋死路!
他雖然執意要走小路,但他對孔明和彭羕所說之事,也不是全然不信,他吩咐魏延,多派斥候打探軍情,防止敵軍在穀內埋伏。
張任引三千軍,埋伏在離穀口不到十裡的山坡上,急切之間,難以掩飾人行馬過的痕跡,很容易被魏延派出的斥候所發現,急忙回去稟報。
龐統騎在白馬上,夾在隊伍的中間,前後左右都有白毦兵保護,但他還是小心翼翼,仔細觀察四周動靜。
得到斥候的回報,知道敵軍設下了埋伏,龐統反而放下心,他抬頭查看地形,隻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
喜歡馬謖彆傳請大家收藏:馬謖彆傳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