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要商量進兵事宜,就安撫張苞道:
“卿與吳班將軍本是同僚,你統領本部軍馬與他合兵一處,到時可以充當先鋒軍,殺敵立功,也好為父報仇。”
張飛死後,等於是家裡的頂梁柱倒了,如果不能子承父業,張家的地位馬上就下降不止一個檔次,早晚破落。
張苞作為張飛的長子,不管是為父報仇,還是建功立業,為張家撐起一片天地,都需要他在疆場殺敵立功,
張苞身材碩壯,勤練武功,得了張飛的真傳,差不多有張飛八分的本事。
彆看比起張飛來不是一個檔次,但在當世也是數得著的武功好手。
一年前,張苞得到張飛的認可,已經進入軍中曆練,他早就躍躍欲試,想要在疆場上建功立業。
現在劉備讓他跟隨父親的副將吳班,還有機會充當先鋒,正中下懷,非常高興地向劉備表白道:
“為國為父,萬死不辭!”
劉備安撫好張苞,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
張飛的意外死亡,不但正印先鋒要重新選定,而且在官員和將士中,造成的影響不小,暫不東征的呼聲很高。
殺害張飛的範疆、張達,已經逃往江東,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張飛的死與孫權脫不了乾係,很可能是孫權蓄意為之。
這對劉備來說,真正是“舊仇未報,又添新恨。”
劉備心中憤恨,更加急切要攻打孫權,豈肯乾休。
儘管劉備作為皇帝,可以一言而決,但要讓官員們信服,將士們用命,就得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他們。
在劉備決定東征之前,反對的呼聲可不低。
現在劉備特彆需要諸葛亮的支持,正想派人前去請諸葛亮一起前來議事,侍衛又來報告,又有一彪軍馬快速接近軍營。
劉備有些奇怪,這張苞還沒有來得及走,又有誰這麼膽大,敢領軍前來。
為了得到答案,劉備就地等待。
但這隊兵馬表現還算中規中矩,並沒有直闖營前,遠遠停下來待命,隻有一員將領,騎馬到來。
用了差不多一盞茶的功夫,侍臣才引一小將軍進來,白袍銀鎧,英姿勃勃。
入營沒有說話,先哭到在地,劉備定睛一看,卻是關羽之子關興。
關興也是哭著要求跟隨劉備出征,替父親報仇。
見了關興,劉備想起關羽,又一次放聲大哭。
眾官苦勸,劉備說道:
“朕想布衣時,與關、張結義,誓同生死;今朕貴為天子,正欲與兩弟同享富貴,不幸俱死於非命!見此二侄,能不斷腸!”
說完以後,哽咽不止。